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宗教是每个文明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世界历史来看,西欧地区的宗教在中世纪的时候是最强大的,甚至一度教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欧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开始抨击教会的黑暗。然而凡事总有两面性,中世纪的西欧宗教确实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另一方面宗教所属的修道院,却在西欧社会经济最动荡的时候成为了西欧经济的根基,稳固住了摇摇欲坠的西欧社会。
被视作封建糟粕的宗教也有起到积极作用的一面
现在我们经常会从历史中看到中世纪西欧的宗教时代被称为“黑暗时代”或者“吃人的时代”,其实并不然。
诚如历史所说的那样,西欧宗教中腐败和压榨人民的现象层出不穷,不过修道院在特定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确实对西欧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
修道院属于宗教下的一个分支,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给那些信仰宗教的人修行自己“道行”的地方。
和腐朽的教会不同,在这里修行的人们,大多数是真正信仰宗教,希望通过宗教找到内心的平静安宁,从而获得解脱的。
可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欧社会也逃不出治乱兴衰这个周期律,出现经济衰颓、政治动乱的局面。
社会的动乱让修道士们无法再心安理得地追寻自己心中的信仰,于是他们挺身而出,将修道院改造成了经济中心,带领着人们开发农业和商业,扶大厦于将倾,让社会经济重新焕发出生机。
只有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之时,修道士们才能在修道院中找寻到真正心灵上的宁静,修行他们心中的信仰。
那么西欧修道院中的修道士们,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居然能够靠自身的力量,硬生生地止住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衰颓,扭转乾坤呢?
中世纪西欧宗教强大的势力,为修道士干预社会经济创造了条件
或许有人会认为,一般只有那些在社会上混不下去、不学无术的人,才会去修道。因为这些人在现实中已经找寻不到希望,只能依靠虚无缥缈的宗教,给自己找一个容身之地。
可实际情况却恰好相反。在西欧修道院中修道的修道士们,在没有成为修道士之前,都是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精英。
这些精英们虽然在社会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丰厚的财富,但同时他们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随着他们的见识和阅历不断拓宽,他们不再想去追求物质上的财富,而是选择前往修道院成为一名修道士找寻精神上的富有。
在修道院中,不仅可以追寻自己的信仰,也可以远离物质社会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宁静。
修道院中的修道士们,每天的生活是非常轻松的,除了日常生活一些必需的劳动之外,其他的时间,他们大多数在潜心修道,十分悠闲。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正是这些曾经的社会精英们所追寻的。
修道院里的生活和当时西欧社会的生活,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中世纪的时候,正是西欧各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时候。
现在西欧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中世纪早期的时候,这些地方都还是许多个分裂的小邦国。
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必然伴随着战争的进行。所以中世纪的西欧,战乱不断,各诸侯领主,为了能够吞并更多的土地,不断相互攻伐。
频繁的战争也让原本兴盛的西欧经济迅速衰颓了下去,在连年累月的战争下,没有任何行业能够逃过一劫。当然,修道院是独特的存在,它并没有受到战火的影响。
修道院能置身事外,主要依赖于宗教的强大。中世纪西欧天主教的势力盛极一时,当时的教皇英诺森三世,甚至强迫英国的国王向他称臣,并且公然宣布“教权高于一切”。
因此即便诸侯之间的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也没有人敢把战火燃烧到从属于教会的修道院身上。
正因如此,修道院中有着不同于外部世界的,少有的安宁,有了在战乱中改变西欧社会的资本。西欧社会进入到十世纪的时候,出现了一次极大的危机。
由于诸侯之间频繁的战乱,导致了大批的农田牧场被毁,经济水平急速下降。政治上的动荡和经济的衰颓,让西欧社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
这个时候修道院的修道士们,因为不被动乱所波及,有了改变西欧社会的条件。于是各地修道院中的修道士们,开始从恢复农业建设开始一点点地把西欧的社会经济拉回正轨上。
作为曾经各个行业的精英,修道士们以修道院为经济中心,力挽狂澜
中世纪时,农业是西欧社会的根本。频繁的战乱,毁去了大片的农田,出现了大量的无主荒地。
要恢复农业生产,就要从开垦这些废弃的荒地开始。修道士们带头在这些荒地中种植粮食作物。由于宗教的号召力,那些流亡的难民们,也跟随着修道士们加入到恢复农业生产的队伍中。
很快,荒地中就长出了粮食作物,解决了西欧人民的温饱问题。不过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对于农业来说远远不够。西欧农业生产的重点,在于经济作物的种植。
为此修道士们扩大了农产品的种植范围,重新开始种植经济作物,逐渐将西欧的农业生产拉回了正轨。
农业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不过对于西欧的社会经济来说,商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是重中之重。
农业虽然是西欧社会的根基,但商业和手工业才是西欧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单单解决农业的问题,对于西欧的经济恢复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因此,刚拯救完农业的修道士们,又开始着手振兴商业和手工业。
修道士们在农业上的表现,成功地征服了西欧民众的内心。因此,当他们开始着手振兴手工业和商业的时候,得到了西欧人民的鼎力相助。
西欧的手工业由来已久,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已经成为了西欧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前西欧经济社会的繁荣,就与手工业的发达密不可分。
然而战争发生后,手工业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修道士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让手工业重新焕发活力。
西欧手工业,并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手工艺品,像传统饰物、传统首饰这些都在手工业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发展得最好的葡萄酒业,更是将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修道士们都是来自社会各行业的精英,其中不乏曾经手工业的佼佼者。
很快在修道士们的带领下,西欧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复兴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潮流。
在修道士们的带头作用下,越来越多的西欧民众投入到了手工业的生产中去,为本来已经濒死的手工业注入了大量活力,让西欧传统手工业起死回生。
对于西欧经济来说,更重要的是商业。西欧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商业会在它们的社会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
然而当修道士们开始重振商业的时候,那些一直跟着他们的西欧民众们却变得驻足不前。
不同于农业和手工业,经营商业对于民众们来说有着很大的风险。已经经过战争摧残的民众们,无法再承受经营商业失败所带来的后果。
不过在修道士们的劝说之下,最终还是有一小部分人选择了跟随。
商业虽然风险大,但它的收益和风险是成正比的,一旦成功,那么所获得的财富是不可想象的。不得不佩服这些修道士们有如此胆魄。
在这些曾经的精英们的带领下,西欧的民众很快就复制了他们在农业和手工业上的奇迹,让西欧的商业“死而复生”。
十世纪的西欧社会,其实已经实实在在地处在了崩溃的边缘,要是没有这群修道士们,或许如今仍然能看到西欧的文明,但绝对不会是如此地先进。
在西欧“天下大乱”的时候,修道士们将修道院变成了西欧的“经济根基”,挽狂澜于既倒,硬生生地扭转了乾坤。
西欧的社会经济,在修道士们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了正轨。战乱过后,一个个崭新的统一民族国家建立起来,依靠着良好的经济基础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先进程度上反超了古老的东方文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近代的世界格局。
结语:
在西欧社会濒临绝境的时候,修道院中的修道士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挺身而出,像圣经中的“救世主”一样拯救了西欧社会。
在修道院的背后,正是中世纪的西欧宗教。虽然从今天的历史上来看,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动力。
但是我们必须辩证地来看待一件事情,不得不承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间点上,代表着宗教的修道士们,拯救了西欧的社会经济,让西欧文明得以延续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