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唤醒了沉睡一冬的土地,青城大地也正式切换为春耕模式,育苗温室里菜苗舒展新叶,农机在沃野上划出一道道平行线,农技专家穿梭在田间地头,而高效节水农业也日渐成为呼和浩特春耕交响曲的主旋律。

在土左旗塔布赛乡口肯板村香瓜种植基地,育苗大棚连成片,一栋挨着一栋。记者走进大棚,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排排育苗盘整齐排列。当地农户正抢抓农时,全面开展香瓜育苗工作。

大棚内,智能温控与水肥一体化系统实时调节环境参数,技术人员通过数字操控平台对已播种的育苗盘进行精准灌溉。他们告诉记者,智能温控与水肥一体化系统在节水节肥方面有着显著优势。通常情况下,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使水分利用率提高 30%—40%,灌水均匀度可提高至 80%—90%,在同等条件下,还能节约肥料 30%—50%,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真正实现了节水节肥的目标,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呼和浩特早谋划、早行动,通过科学调度水源、强化设施维护、推广节水技术等举措,全力保障春灌有序推进,为全市春耕生产提供坚实水利支撑,确保农田及时“喝”上“解渴水”。

2025年春节前,新印发的《呼和浩特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要压减农业、工业、城乡、生态用水,深入推进全社会节约用水。农业方面,通过工程节水和制度节水两手抓,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并将统筹安排农艺节水配套,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有效治理“浇白地”等。

一边部署一边统筹。2025年,呼和浩特市将持续稳定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以上,新建高标准农田31万亩。3月27日,全市节水行动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土左旗召开,强调要全力推进农业节水,强化供水安全保障与管理,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许多大型农机成了春耕的主角。

前不久,来自武川的种植户王珍在第21届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展览会上选购到了心仪的农机产品。他告诉记者,相比较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等农机产品,他更关注展会上的节水型农机。记者注意到,卷盘式喷灌机等节水型农业机械亮相本次展会,这种喷灌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农业节水灌溉设备产品,不仅适用于不同灌溉场景,还能凭借精准的喷灌系统和灵活的移动能力覆盖灌溉死角,与传统的水涡轮传动喷灌机相比,节水效果更好、可实现远程控制。该农机的经销商向记者介绍:“比如说浇灌100亩地,以前大水漫灌式的方式需要两三个人,卷盘式喷灌机只需一个人就能够操作,人工能减少50%,效率能增加50%。”展会主办方工作人员张比利介绍,本次展会展示了最先进的5G农机设备,包括节水型农机、新能源农机以及无人农机等,保障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记者 杨彩霞

来源:青橙融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