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时光,是生命的起点,容得下一切美好。
并非每个人生来就这么幸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些人出身富裕,家境夯实,一辈子吃穿无忧,也无需长大。而有些人则出身贫寒,从小就要独立、自立,刚出生就要学会成长。
而在我们早年的课本中,都学过“小萝卜头”的故事,而小萝卜头的童年,则比大多数人都不幸,不仅从小成长在监狱,而他生命停止的那一刻,也仅仅停留在了9岁。
他是年纪最小的革命先烈,是有着英勇灵魂的永远的小孩子。
不幸“失踪”
小萝卜头名叫宋振中,是个充满好奇心、渴望快乐的小孩子,但他更是共产党员的孩子。小萝卜头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两人都是光荣的共产党员。
宋绮云在外跟随杨虎城将军组织工作,徐林侠在后方负责党员之间的联系与安排。1941年,宋绮云被国军特务秘密带走,从头到尾一丝不露,被带走的人就成了“失踪”。
徐林侠安置好较为年长的六儿女,后带着最年幼的宋振中外出打探消息,可“谁找失踪的人,找的人也就失踪了”。
1941年底,母亲徐林侠带着8个月的宋振中就这样“失踪了”。这一“失踪“,宋家六个孩子,就再也没能见过他们的爸妈以及可爱的弟弟。
狱中辛酸成长
1941年,小萝卜头才出生8个月,就同父母先后被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和贵州息烽集中营。因为太小,年幼的小萝卜头只能和妈妈关押在一起。
监狱中环境非常恶劣,空气潮湿,一年四季无法见到太阳,狱中的饭菜只有各种简陋甚至已经发霉或烂掉的米饭和青菜。很难想象常人在这种环境中是否能存活下去,而宋振中却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在此度过了整整8年的时间。
这八年,本应该是一个小孩子充满欢乐与幸福的童年,得到关怀与爱、健康成长的八年。可宋振中只能呆在这暗无天日的监狱中,对于外面的世界,只能根据大人们给他的描述来想象。
在监狱的牢门上方有一个小小的窗口,虽然很小,但在这狭窄监狱的有限空间里,这扇小小的窗,是狱中人能接触外面蓝色天空的一扇门。
偶尔,窗外会有一只小鸟从这扇窗外飞过,小萝卜头每次听到窗外小鸟叽叽喳喳叫,就会转头定睛寻找在窗外那自由飞翔着的小鸟。
可是小萝卜头的个头太小,看不到窗外。只有妈妈或者狱友将他抱起来,他才能探着头勉强看到外面,可是能看到的也只有监狱的栅栏,院子,高墙和铁丝网。
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也应该是小萝卜头那个年纪该有的快乐和自由,可当时他只能在那间狭小的监狱里,看着自己没有的广阔天空。
由于饭菜着实没有营养,环境潮湿没有阳光,宋振中的身体素质与他所处年龄应该有的样子相距甚远,皮肤也是斑驳苍白。因为营养不良,瘦骨嶙峋的宋振中头却很大,于是监狱中的人便称他为小萝卜头。
天底下哪有父母能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宋振中母亲心中也定是万分悲痛,物质环境跟不上,但精神食粮也必须有。
小萝卜头五岁时,母亲想尽各种办法让他能够学习。几经斗争,监狱同意在男监狱中找人教他。于是小萝卜头便在监狱中开启了他的学习历程。
他趁着上课走动的机会,帮助组织传递了不少情报。他的第一个老师是罗世文,罗世文牺牲后,又跟着黄显声学习。
小小情报员烈士
当时这些党员们虽然身困牢中,但精神上依旧积极努力向组织靠拢。《挺进报》是由重庆的地下党创办的一份简单的报纸,用来发布重要的战况信息,在狱中这份报纸并没有停载。
由黄显声将重要的信息摘抄,借小萝卜头来上课学习可以随意走动的契机,派小萝卜头将信息传递给《挺进报》的负责人,信息确定之后,再由小萝卜头将报纸送达各个牢房,以此完成报纸的狱中出版和信息传递。
后来据韩子栋(原某省政协副秘书长、当时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回忆:在一次越狱的准备阶段,小萝卜头更是完成了至关重要信息传递。这份重要的信息是一份由韩子栋亲手画的地图,地图上呈现了监狱周边的布防情况,以此来了解周围情况,分析越狱的路线和时机。
小萝卜头照例在黄显声处学习,结束之后,这份地图被黄显声折叠成了一个小小的纸块,塞在小萝卜头衣服的暗袋里,在他回去的路上,将地图给去给狱中秘密党支部书记许晓轩。
令人万分悲痛的是,这艰苦的生活结束在宋振中与父母的离世中,而这时距离新中国成立仅仅一个月,小萝卜头年仅九岁。而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短短九年,生活的环境、遭受的非难、缺少的自由,是如今生活在安稳年代的我们无法体会的。
在狱中长大的他,是多么的渴望自由,渴望生活在外面的世界啊,直至牺牲,小萝卜头手中还握着那只带给他希望的小小铅笔头。
他的生命虽然结束在了1949年,但是这些或名垂青史、或默默无名的革命先烈们,是他们的付出,才给了我们这些后代一个安稳幸福的生活环境。
结语
如今,在上海嘉定长安墓园内,安放着一座小萝卜头纪念雕塑。天真可爱的小萝卜头仰面微笑,让在雕塑前凝神驻足的人们,欣慰又难过。
虽然离世之人满含遗憾,但存活下来的人生活要继续向前。新中国成立后,照顾宋家六儿女的责任由国家承担了起来。虽然生活还是会有崎岖和波折,但在国家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长大和学习。
大哥宋振华在新疆的脱贫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二哥宋振镛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三个姐姐选择参军,大姐宋振平后出任某省的工会副主席,二姐宋振苏后加入党组织的文工团,后写了一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收录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以此来怀念弟弟小萝卜头宋振中。
时间能冲淡记忆,革命英雄的事迹却永不磨灭。小萝卜头作为年龄最小的革命先烈,定当永垂不朽,抗战历史永远有他一册,为后人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