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2月15日,从黑龙江梧桐河金矿伪警察分驻所前往兴山的管道上,不疾不徐地走来三个人,一人赶着爬犁,似乎拉着什么东西,白布盖着,像是个人形。

另外两人则是警察装扮,跟在旁边,随后,他们在路边一个脚店歇息,好奇的老百姓问他们拉的什么,两个警察边吃饭边炫耀:

“呵,这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抓到的匪首尸首!东北抗联的赵尚志,懂吗!”

赵尚志声名远扬,大家都知道他的身份和事迹,一时之间百姓们既惊讶又愤恨。

赵尚志的遗体被拉到兴山警察署后,日伪当局叫来曾与赵尚志共事,现在成为汉奸的谢文东,让他辨认。

谢文东看了一眼之后,便赶紧吩咐人找一口好棺材埋了,赵尚志到底有什么传奇故事,为何会被日伪陷害致死?



赵尚志

一盘散沙的东北早期抗日形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肆入侵东北地区,用四个月的时间便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

虽然东北原有20万人的军队,但真正奋起反抗的却不多,大多数要么逃亡内陆,要么就是被击溃四处逃散,还有的甚至还做起了卖国贼,或叛或降。

大好河山沦落于日本人之手,当时来自东北各个阶层的有识之士愤怒不已,既然守军不可靠,那么就由自己拿起武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这些人便组成了一支支抗日义勇军。

但义勇军始终没有有力的领导,日渐疲乏,溃散成一盘散沙之际,中国共产党在不懈的努力下,终于站稳了脚跟,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加入了抗日的战局。



东北地区的共产党各部,积极团结起剩下的义勇军,将其统编成“东北抗日联军”,下辖了11军,而赵尚志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的军长。

智勇双全的抗日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1908年10月26日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幼年经历了很多磨难,他深知一个动荡的社会会给百姓带来多少苦难,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为改变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于是在他17岁的时候,他加入了刚成立没几年的中国共产党,他被共产党的宗旨和理念深深打动了,他相信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将会变得更好。

在党的支持下,他从辽宁来到了广州,报考黄埔军校,成为第四期学员,学习军事知识。



黄埔军校

学成后回到东北,参加东北地区的党建工作,在此期间一直与盘桓在东北的军阀作斗争,还被奉系军阀逮捕入狱,在狱中受尽刑罚,但赵尚志从不屈服。

党组织也一直没有忘记赵尚志,在九一八事变后将他营救出监狱。

出狱后的赵尚志看到祖国大好河山惨遭侵华日军毒手,心中愤懑之情几乎要溢出胸腔。

当时的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十分看重赵尚志,认为他具有极高的军事能力,为人机敏,有强烈的爱国爱民之心,正义感十足,于是任命赵尚志为中共满洲省军委书记。

而后不久,赵尚志领命前往巴彦游击队全集担任参谋长一职,帮助游击队建立起训练有素的军士队伍,培养将士骨干。

不久后,赵尚志敏锐地发现不对劲,他认为激进的土地革命不能够在条件不成熟的东北地区开展,即使他提出了更为理性的看法,但也无济于事。



游击队的斗争目标由打击日伪变成了土改,打土豪分田地,这种方针导致游击队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再加上日伪和地主的反攻,游击队被打散。

赵尚志也在斗争中左眼受了重伤,伤口深得几乎能看到白骨。

奈何赵尚志为巴彦游击队做了这么多实事,但游击队解散的黑锅却由他来背,他被满洲省委解除了职权,从部队马夫开始做起!

赵尚志并没有气馁多久,很快他又投入到紧张的战斗当中,并且利用自己的智慧攻下了宾县,屡立战功,最后组建了哈东游击队,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够抗日在哪里,做什么,都不要紧。

1933年10月,赵尚志带着几名忠心的部众来到珠河县(今尚志市,为纪念赵尚志而更名),向县委提出了组织游击队的想法,获得县委大力支持。



原来中共中央早在1933年1月便下达了“一·二六”的指示信,要求统一东北地区的抗日战线,团结一切抗日团体,建立抗日联军。

赵尚志积极参与,他还学习了杨靖宇的南满游击队经验,带领游击队在三股流又打了十几场胜仗。

随着抗日队伍日益庞大,赵尚志打的胜仗也越多,名气越来越大。

1935年1月,满洲省委恢复了赵尚志的职权,还将哈东支队扩编入了东北联军第三军,赵尚志成为了军长,还兼任第一师师长。

然而“树大招风”,赵尚志英勇善战的名头打响后,遭到了日伪政府的针对,他们决定好好对付赵尚志。

赵尚志遇害过程

赵尚志曾多次前往苏联开会商讨抗日大戏,因此被日伪中伤大肆造谣,说他背叛了抗联,随即便再次剥夺了他的职权,苏联方借机不让他回国



中间拿马鞭者为赵尚志

赵尚志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多次向苏联方面申请想要回国,重新拉起队伍抗日。

苏方在1941年才终于同意让他回去,于是他带着五人小队从伯力回到了萝北县,并开始活跃在汤元、鹤立一带。

日伪当局好不容易将赵尚志赶去苏联,还成功诬陷了他,让他与组织离心,现在赵尚志竟然回来了,这让他们坐立难安。

当即出动了多支部队,进山搜山,想要伏击赵尚志,他们还威逼利诱山中的猎人,让他们发现赵尚志就立即汇报给日伪。

日军兴山警察署的署长田井久二郎想了一个计策,他打算派出特务们,伪装成山中的猎人,在赵尚志活动的区域游荡,遇到赵尚志后加入他的队伍,获取其信任,然后以“有重要情报”为由,将赵尚志骗到指定地点,进行伏杀。



赵尚志被伏击的地方

一名叫刘德山的汉奸接下了任务,他按照田井的指示,开始了计划,在山中游荡了许久,在其他特务没有收获的时候,刘德山遇到了赵尚志的队伍。

赵尚志对于突然出现,还想加入他们队伍的刘德山充满了怀疑,立即将他的猎枪给下了。

但刘德山巧言令色,说自己叫做刘海峰,是珠河县的人,外号是“刘炮”,是当地有名的猎人,刘德山操着一口珠河县的口音,让赵尚志的副手姜立新很是熟悉,他似乎见过刘德山,于是他便错误地替刘德山做了澄清。

刘德山见势立即对赵尚志表忠心,说自己决心抗日,只求赵尚志收留。

赵尚志就放松了警惕,想着要赶紧将抗日队伍壮大,所以也没再审查,就将刘德山编入了自己的队伍,还给他配了枪。

在刘德山得逞之时,许久收不到刘德山消息的兴山警察署又继续派出间谍张青玉。



张青玉也“幸运”地遇上了赵尚志的队伍,赵尚志这回并没有马上相信他,他察觉出张青玉的身份有疑,想要枪毙他。

结果刘德山死命为他担保,张青玉趁机说出了一些半真半假的“情报”,他和刘德山一唱一和,让赵尚志信以为真,也将他编入了队伍。

他二人给了赵尚志一个“情报”,那就是梧桐河警察署的分驻点,金矿警察分驻所的军事部署很薄弱,非常适合攻击。

赵尚志经过探查后,发现果真如此,便决定要袭击金矿警察分驻所。

然而这一切只是田井为了取信赵尚志而做出的假象,他撤走了警备,想要引赵尚志前来。

1942年2月11日晚上11点,赵尚志带领姜立新、刘德山、王先孝一队直奔金矿警察分驻所,另一队则从另一路绕到分驻所。



在距离分驻所两公里的地方时,刘德山建议赵尚志等人去路边深处的一个农家小屋歇歇脚,让张青玉先去探探情况,赵尚志同意了。

然而这只是阴谋中的一环,张青玉马不停蹄地跑到分驻所汇报,他们将赵尚志引来了。

刘德山则是带着赵尚志等人往农家小屋走,距离小屋三十米的地方是农家的菜园,刘德山故意走慢了几步,落在了赵尚志等人的身后。

夜色如墨,漆黑得几乎看不见五指,黑暗之中滋生着罪恶,刘德山从腰间取下手枪,对准了赵尚志。

“砰”的一枪,子弹携带着火花,呼啸着往赵尚志而去。

赵尚志的腰部中了一枪,他重重地向前一扑,扑倒在地,子弹从他右腰而入,贯穿了他的身体,又从左前腹部穿出,顿时血流汩汩,他挣扎地翻过身来,错愕地看着举着手枪的刘德山。



刘德山很快开出了第二枪,将转过身来想要反击的王先孝击倒,赵尚志忍着剧痛,也掏出枪,对着刘德山就是一枪,精准爆头,将刘德山击毙。

一切都在电光石火间,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从后面赶来的姜立新看着倒下三人,看着血流一地的场面,惊得说不出话来。

姜立新很快反应过来,将赵尚志和王先孝抬到农家小屋门口,求助住在这里的吕家人。

吕家一家老小被吓得不行,但赵尚志忍着痛楚,还在安慰吕家人,让他们不要害怕,抗联不会伤害老百姓的。

于是吕家人深受感动,找来面粉给赵尚志止血,还给他端来了热水。

赵尚志深知自己伤势太重,无法转移,张青玉和刘德山是一伙的,他此番前去分驻所必定是叫来人马来擒住他们,他不能连累了姜立新。



于是赵尚志把身上的贵重物品和文件交给姜立新,让他赶紧走。

姜立新此时悔恨不已,想起自己给刘德山做了保,才导致今天的局面,说什么都不肯走。

但赵尚志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坚定地握着姜立新的手说:“拿好这些东西,这是部队的命,快走!”

姜立新没办法,只能带着其他小队战士离开。

姜立新走后,张青玉果然带着日伪军来了,他们将赵尚志和王永孝带走,拉到了梧桐河金矿警察分驻所,决定好好审问他们。

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身受重伤的赵尚志英勇不屈,对着给日本人当走狗的中国人,咬着牙怒骂道:“我们都是中国人!你们却在当卖国贼,该死!”



影视片段

无论敌人如何威逼利诱,赵尚志都始终不松口,不肯服软也不将任何情报说出。

一直死死瞪着那些参与审讯的日伪军、伪警察,他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面容却依然坚毅不拔。

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的人自然不会为赵尚志医治,他们想趁他伤痛之时威胁他,但没想到碰上了一个硬骨头。

最终赵尚志因为伤势过重,在遇袭后的八个小时,便气绝身亡,英勇牺牲,同样身受重伤的王先孝没过多久也牺牲了。

赵尚志牺牲后,伪警察将赵尚志的遗体运到了鹤立兴山警察署,日伪得意洋洋地找来了赵尚志曾经抗联同志,现在成为了汉奸的李华堂。



抗联同志

李华堂看到遗体左眼早年留下的伤痕,再端详了一下发现真的是赵尚志,不禁流出了几滴鳄鱼的眼泪,他大喊道:“司令,你怎么了!”于是就确认了赵尚志的身份。

但日伪还嫌不够,还想再确认几遍,确保他们的心头大患已死,于是又叫来了曾是抗联干部,现成为汉奸的谢文东。

谢文东和赵尚志共事多年,自然一眼就认出了他,但他心有戚戚,面对曾经的老友落得如此下场,顿时有兔死狐悲之感。

日伪警察以为半天不说话的谢文东认不出来是谁,便一脚踢向赵尚志的头,让他头转个方向便于谢文东辨认。

没想到谢文东一下子就火了,怒骂道:“你的手折了吗,不会用手吗?”

随即谢文东吩咐下去,让他们赶紧找一口好棺材,安葬赵尚志。



伪警察署关于射杀赵尚志的报告

但日伪警察们哪里会照做,送走谢文东后,他们根据上级的指示,将遗体上的遗物全部没收,还拍下了遗照,打算好好参上一功。

接着将赵尚志的遗体拉到了佳木斯伪三江省特务所,然后残忍地将赵尚志的头颅割了下来,尸身丢进了松花江里,头颅拿去巡展,炫耀功绩。

英雄忠骨终回故土

赵尚志的身体葬于松花江,头颅流落伪满洲国,这引起了众怒,军民愤恨不已,在长春护国般若寺主持周旋下,终于说服日伪将头颅交给护国寺保管,而后便被埋到了护国寺的林子中。



赵尚志忠骨被护送回故乡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几十年,赵尚志的头颅下落也成为了未解之谜,牵动了百姓和赵家亲属的心。

2004年,般若寺在修缮施工时,发现了一颗无名头骨,僧人将它转移埋到了郊外。

得到消息的有关部门和热心人士,通知了赵尚志的亲属和昔日部下,在长春市远郊找到这具头骨。

他们在鉴定部门的帮助下,对头骨进行年龄、伤痕的鉴定,还进行了面部复原,与赵尚志的相貌相似度极高,得到了赵尚志家属、部下的认可,这颗头骨果然属于烈士赵尚志!

英雄忠骨终回故土,赵尚志也终于能够安息在自己为之奋斗和牺牲的家乡了,他坚韧不拔英勇奋战的事迹和为了家国敢于牺牲的精神也将被一代代人传颂。

参考资料:

今日头条:红色文化网《魂归何处:寻找牺牲的抗联英雄赵尚志始末》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37366655981650472/?channel=&source=search_tab

[1]史义军.抗日名将赵尚志殉难始末[J].江淮文史,2017,(01):58-69.

[2]经盛鸿.抗日名将赵尚志[J].百年潮,2017,(09)
:73-81.DOI:10.16624/j.cnki.11-3844/d.2017.09.011

[3]富宏博.赵尚志将军被捕遇难经过[J].黑龙江史志,2020,(05):20-23.

[4]王艳秋.赵尚志将军生平事迹及精神内涵[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上).东北烈士纪念馆;,2015:1.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