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四川旺苍县汶水村的一棵250岁古银杏树被砍得只剩光秃秃的树干,树根也被挖断,活像被“斩首示众”!更魔幻的是,村民高某某一家竟称“村领导同意修枝”,而林业局调查发现这棵树早在2020年就被挂牌保护,属于国家三级古树。网友怒斥:“挂牌4年还能被砍成这样,到底是村官不懂法,还是村民太嚣张?”



事件始末:挂牌保护的树,为何惨遭“斩首”?

这棵编号51082100158的古银杏,见证了清朝乾隆年间的历史,如今却因“遮挡采光”被村民高某某一家砍成“秃头”。根据《四川省古树名木》记录,该树保护等级为三级,2020年挂牌时明确禁止周围翻挖、建房。但高某某一家在村领导默许下,以“修剪”为名将枝干砍光,甚至挖断树根。现场照片显示,原本枝繁叶茂的银杏只剩孤零零的主干,周围散落着被锯断的树枝,最大直径超过30厘米。村民李大爷痛心疾首:“这树夏天能遮阴,秋天满树金黄,娃娃们都在树下耍,现在连麻雀都不来了!”而涉事村民却理直气壮:“我家房子采光不好,村里点头的事能算违法?”

法律铁拳:砍秃一棵树,最高可罚50万!

事件背后暴露三大法律矛盾:

  1. 村规大于国法? 根据2025年3月刚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古树名木过度修剪、挖根,违者最高罚款50万元。而涉事村干部竟批准砍伐,涉嫌渎职;
  2. 建房与护树的“生死局” 网友质疑:若房屋建在古树挂牌后,本身就属违规;若建房在前,为何不提前规划保护距离?目前官方尚未公布房屋建造时间;
  3. 银杏的特殊身份 这棵银杏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野生银杏全国仅存5000余株,被称为“植物界大熊猫”,砍伐行为可能触犯刑法。

林业局回应称已立案调查,但网友追问:“立案一个月了,为何还没公布处罚结果?是不是在等树死了好‘死无对证’?”



全国痛点:5年3.6万棵古树死于“人祸”

这并非孤例。数据显示,2020-2025年全国共发生古树破坏事件1.2万起,3.6万棵古树因建房、修路、旅游开发被毁。最讽刺的是,旺苍县所在的四川省,早在2019年就推行“官民相禁剪伐”制度,县长离任需交接古树保护情况,如今却在本土上演“知法犯法”闹剧。

专家指出症结所在:

  • 基层执法“睁只眼闭只眼”:部分地区为招商引资,默许开发商“先砍树后补手续”;
  • 保护经费“撒胡椒面”:全国508万棵古树,平均每棵年保护经费不足百元,护林员往往兼职其他工作;
  • 普法教育“走过场”:七成受访村民不知道砍古树可能坐牢,以为“自家门口的树想砍就砍”。

正如网友辣评:“古树保护牌挂得再高,也挡不住某些人手里的电锯!”



未来出路:给古树装上“电子身份证”

针对乱象,国家正多管齐下:

  • 卫星监控+AI巡查:2025年起,全国古树安装定位传感器,异常砍伐自动报警;
  • 全民监督奖励机制:举报破坏古树最高奖10万元,已有23个省份开通“古树110”专线;
  • 生态补偿试点:山东、浙江等地试行“树权置换”,村民保护古树可优先获得宅基地、补贴。

而旺苍县这棵银杏的生死,将成为检验新规执行力的试金石。林业局称将开展复壮救护,但植物学家坦言:“被砍到这程度,存活率不足10%,救活了也是植物界的‘残疾人’。”

结尾:
当无人机掠过汶水村,那棵孤零零的银杏树干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阴影,仿佛在控诉人类的短视。网友的质问振聋发聩:“今天能砍250年的树,明天是不是要拆长城砖盖猪圈?”保护古树,从来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而是检验整个社会文明底线的标尺。

今日热评预埋:
·“建议查查村领导收了多少钱!”
·“砍树的和批条子的,一个都别想跑!”
·“老祖宗留下的树,毁在我们手里,丢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