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体系的庞大架构中,人们往往将目光聚焦于科室主任等资深专家,认为他们凭借精湛医术和丰富经验,撑起了科室的一片天。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住院医生,才是科室正常运转的关键 “顶梁柱”。

PART.

01

3 月 25 日,河南某三级医院一名外科医生发布的长文,如同一颗石子,在医疗圈激起千层浪。

他说,年后科室两名住院医生离职,此后科室瞬间陷入混乱。写不完的病历、收不完的病人、看不完的急诊…… 原本由离职住院医生承担的工作,一股脑儿分摊到了其他医生头上,众人日日夜夜干不停,累到瘫倒。向上反映后,院里仅批一个招聘名额,且入职时间遥遥无期。

反观前年,科主任退休,空缺 4 个月,科室却照常运转,大家各司其职,并无明显不适。鲜明的对比,清晰地表明:在日常运营中,住院医生比科主任更不可或缺。

PART.

02

四川一名精神科医生道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 ——“一个萝卜一个坑” 带来的严重影响。当前,医院医生、护士和床位比严重不匹配。夜班时,一个医生和两个护士,竟要照顾 80 个病人。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下,医生连请假休息都成了奢望,哪怕半天、一天,都需与同事反复协商。

一旦有医生请假,其他人的工作量便会呈指数级增长。当科室离职一名住院医师,由于补员需经院级领导、医务科等层层审批,耗时漫长,科室往往会陷入慌乱,不知所措。

根据一项针对全国多家医院的调查显示,约 70% 的医院存在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其中基层医院和专科医院的问题尤为突出。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个住院医生都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一刻不得停歇。

PART.

03

在网络平台,年轻医生自嘲为 “牛马”,形象地反映出他们疯狂工作的现状。大医院凭借丰富的资源,拥有大量规培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手不足的压力。但一旦规培生断档,科室的运转必将受到严重冲击。

以某大型三甲医院为例,曾经因为规培生培养计划调整,短期内规培生数量大幅减少,科室瞬间陷入混乱,手术积压、病人投诉增多,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大幅下降。

而对于没有规培资格的小医院来说,情况更为严峻。小医院不仅无法接收规培生,还需将自己的医生送到大医院规培,导致原本就稀缺的年轻医生更加宝贵。每个年轻医生都肩负着超负荷的工作,几乎缺一不可。一旦有住院医生离职,科室必然乱成一锅粥。

PART.

04

住院医生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却面临薪资待遇严重不足的问题。付出与收获的巨大落差,让年轻医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降低,从而更容易选择离职。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60% 的年轻医生对自己的薪资待遇不满意,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这种不满情绪如同传染病一般,只要有一个年轻医生离职,就可能带动更多人跟风。科室的运转因此变得愈发不顺畅,剩下的医生不得不承担更多工作量。当离职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科室陷入半瘫痪甚至瘫痪状态,也就不足为奇了。

PART.

05

住院医生,作为科室的中流砥柱,他们默默付出,用汗水和青春守护着患者的健康。他们或许没有科主任的声名远扬,却在日常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住院医生的背后,都承载着科室的运转、患者的希望。

医院管理者应深刻认识到住院医生的重要性,优化人员配置,提高薪资待遇,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确保科室的稳定运转,进而推动整个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住院医生,是科室最宝贵的财富。珍惜他们,就是珍惜科室的未来,守护医疗行业的明天!

请正视住院医生的价值:

合理增配医护比,让"1拖N"成为历史;

建立弹性薪酬体系,让付出与回报匹配;

关注职业成长,让年轻医生看到希望。

“在每个看似平凡的岗位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决定成败的关键力量。”

当住院医生不再逃离,患者才能真正安心。

医客说

在每个看似平凡的岗位背后,都可能隐藏着决定成败的关键力量。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护言医语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