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浪姐,改名为《乘风2025》,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

一公,陈德容王蓉,就“吵”上了热搜。



我看了节目,其实俩人没吵架,但作为同组队员,矛盾与隔阂全在台面上了。

陈德容是队长,与王蓉、黄英一组,要表演一曲唱跳《免我蹉跎苦》。

浪姐好歹是比赛,曲目选择也占很大“赢面”的,这首歌曲,原本是场外观众和现场姐姐们的最期待之一。

演好了,博个开门红很轻松。

但是,陈德容唱跳零基础,上课训练时,跟不上教学进度。

两个八拍动作,就要学好久。



那么,分歧来了。

有唱跳基础的王蓉建议,按照舞蹈老师正常教学进度推进,有限时间里,尽可能多学。

扒下来完整动作后,她可以课后慢慢教。





陈德容说,动作找不到感觉。

王蓉说,感觉可以下课后慢慢找,课上找感觉,时间来不及,效率太低了。





这件事的逻辑其实很简单,设想一下,大家同上一堂课,老师也有明确课时,是同学们都正常听课学习记笔记,“差生”下课再找人去问去补,还是老师以及其他同学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进度,改变学习内容?

上过学的,上过班的,都知道答案。

于是,陈德容不高兴了。你不是我,不懂我的苦。你这么说,那你来当队长吧!





陈德容认为,王蓉太自我,不照顾她感受。

声称自己只是懂礼貌,但不是没脾气。





私下训练,内部沟通,陈德容和王蓉,俩人也不在一个层面和轨道。

王蓉关注怎么把事做好,把舞蹈搞定;

陈德容反复强调自己情绪不被理解,强调“人”的重要。



王蓉笑着体面面对:“我们俩一个理性,一个感性,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

陈德容说王蓉“像一个机器”。



能看出王蓉是对待舞台非常认真的人,但回顾历届浪姐舞台,她也真不算“卷王”。

顶多是一个对舞台有敬畏或是对“翻红”有期望的姐姐,在这里最正常不过的表现。

却偏偏,戳到了陈德容的“自尊心”。

可以想象,一个是擅长唱跳的学习强者,一个是不会唱跳的菜鸟小白;



一个跟着老师一遍就能扒下动作,一个已经为她删减原版动作,还是觉得做到很难。



两个人,其实只相差四岁。

陈德容今年50岁,王蓉46。

团队面前,陈德容只说“不想拖累你们”;

但旁人面前,她还是暴露“人都是有自尊心的”。



从成名经历到圈内阅历,陈德容的骄傲,不言自明,后面再说。

但人真要一个“自尊心”,正确方式一定不是向外求理解、要情绪;

而是向内找出路,要么解决问题,要么搞定自己。

而陈德容,既没有解决问题,与队友真正和解;

也没有放下自己,或认真努力,或真诚示弱。

上课训练时划水,课后说自己单练,但被曝光彩排只有王蓉黄英参加。







训练室里,陈德容的白眼能翻出去两米开外。



公演前小考,刚唱两句就忘词,团队得到在场3A最低评分。

被评价没有团魂,陈德容赞同的理由是——自己团队没有爱。



可是,一个团队灵魂缺失,难道不是队长的组织态度凝聚力有很大问题?





一公舞台,陈德容组成绩垫底。

陈德容留下了,唱跳俱佳现场全开麦的王蓉淘汰了。







这个结果,引发网友山呼海啸的不满,一边对陈德容的讨厌升级,一边喊话芒果台复活王蓉。

央视文艺直接下场支持王蓉。

陈德容发文,唱跳能力有限,接受大家批评,四肢不听话,但自己已尽全力。



结果,大家并不买账。

留言评论前三名,不是劝她退赛,别难为自己;就是说她人菜脾气大。

“能力不是问题,态度和处理情绪的能力是问题。”大概就是陈德容被讨厌的理由。



跳得不好,可以被接受。

但没有唱跳基础的邓萃雯侯佩岑组,依然拿到了全场最高分。

说到底,浪姐舞台不是专业的角斗场,而是人性的大观园。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认识陈德容,但70、80后,几乎无人不知晓,这位备受琼瑶宠爱的“台湾玉女掌门人”。



12岁签约成为资生堂模特,15岁主演人生第一部电影《国中女生 》。

还未成年,就与周星驰合作了《师兄撞鬼》。

16岁进入邵氏,俨然像邵氏的亲生闺女。



琼瑶为邀她演自己的《梅花三弄》系列,生生等了三年。

第一部《梅花烙》,陈德容就凭借饰演女主角白吟霜,火遍两岸三地。



之后又接连拍摄了《水云间》与《一帘幽梦》。

那个会做梦的女孩汪紫菱,也曾走进过多少人对琼瑶式爱情的幻想,被称为“林青霞的接班人”。

只能说,琼瑶对陈德容是真偏爱,量身打造的三部曲,成为她的人生高光。

彼时,她才二十出头。





集万千宠爱顺遂快速飞升,台湾玉女掌门的名号也足够响亮,可惜,来去匆匆,琼瑶剧是陈德容的巅峰。

之后,她跟林志颖合作过《绝代双骄》,与任贤齐合拍过《笑傲江湖》,但都表现平平。

二十年前来大陆发展,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如果不是前两年出现在《我就是演员》,已经没人会想起这位昔日的“琼瑶最美女主”。

而那一次短暂现身,还几乎是“负分”操作。

节目里,陈德容饰演孝庄,“过时”的表演,被网友嘲笑演成了马景涛的咆哮。

被于正拿出原版潘虹的演绎比照,点评“淡然一点更好”,陈德容回怼“每个演员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分组演绎,陈德容想参演王自健组的《海边的曼彻斯特》,王自健委婉拒绝,被网友直接翻译为嫌陈德容演技不行。

虽然最后进组合作,但当时的尴尬场面,陈德容的美貌也挂不住脸。



演技遭质疑,陈德容退赛,当时的理由是,档期撞了,要去拍电影。



再后来,陈德容放话“自己保养得很好,坚决不演孩子妈,那是奇耻大辱”,又成为互联网笑柄。



陈德容的原生家庭,网络上有说是普通家庭但父母宠爱,有说是书香门第,家境不俗。

不论如何,从小就因美貌集万千宠爱和机遇于一身的陈德容,很显然,过去三十年里,没有“长大”,也没有主动“成长”。

出道顺风顺水直达巅峰的陈德容,无法理解王蓉“既然来了就要拼”的劲头,不能共情职场竞争的残酷。

更无法跟上这个时代更迭换代的脚步,因为它分明比舞步更复杂炫目。

同样是年轻时有爆火的成名作在身,叶童的《新白娘子传奇》,邓萃雯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金枝玉孽》,都够怀缅。

但不同的是,人至中年,作为演员,叶童和邓萃雯仍有作品,有口皆碑。

邓萃雯44岁贡献出了《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里的大姐大郑九妹,并连庄TVB视后;



叶童59岁在电影《我爱你!》中与梁家辉演绎的白发爱情,催人泪下。



之前我们写了邓萃雯,59岁还在做新尝试,在舞台剧《鳄鱼》里吊威亚飞身而下。

戳旧文→《宫斗鼻祖,58岁“小三”归来》

花甲之年的叶童就算以“许仙”怀旧翻红,也认真打工。

上春晚,拍杂志,录节目,永远神采奕奕。





她们的后半场,都北上再就业,但带着职业素养也好,敬畏心也罢,她们不断融入当下这个时代与环境的工作习惯、流程、规则。

是真抱持着“来都来了,一无所惧”,去享受五十岁以后难得的工作机会,拥抱人生扔给自己新的一切。





而初舞台上的陈德容,在给朋友电话的互动环节,打给的竟然是唯一虚拟的人物,她的成名角色,白吟霜。

怀旧牌可以打,但也侧面证明这些年没有作品,甚至没有特别要好的女友,不免令人唏嘘。



同样没有唱跳基础,邓萃雯甚至是第一次参加真人秀,与侯佩岑、管乐一组,一公曲目是与年龄最违和的《爱的就是你》,别说撒娇卖萌的舞蹈动作,连声线都被老师要求回到18岁。

即便如此,邓萃雯欣然接受,自嘲向来大女主的她也学会了“撒娇”。

学习舞蹈,明显也跟不上其他人,但她不叫停,跟着学,跳得好不好不管,先记住动作。

连管乐都赞叹,没想到快60岁的邓萃雯一天就扒下了动作。



她和侯佩岑课后自行加练,管乐超感动,陪着一起练。

回到寝室,邓萃雯准备了一块“坚持到底”的小牌子摆在床头,鼓励自己和侯佩岑。



公演舞台,邓萃雯“舞蹈小白”的肢体肉眼可见,但真诚卖力地演出,也清清楚楚。



投票环节,管乐玩儿个大的,把侯佩岑和邓萃雯轮流背起来转圈抡。

这动作其实也蛮危险的,更谈不上什么表情管理。

邓萃雯嘴上喊救命,身体很诚实地陪着玩。



而年龄最大的叶童,为了团队争取加分,除了团队节目,还加练另一支舞蹈,认认真真。

作为“前辈”,她们反而更多体恤包容。

管乐为团队练舞,与其他姐姐们竞争,虽然有舞蹈基础但在诸多更专业的表现面前压力很大。

邓萃雯主动去排练室陪着管乐,因为“我觉得她害怕了”。



邓萃雯说,那一刻,她想到自己和同辈人,十几岁二十几岁,放在一个海洋里面,所有的人都是求生存。

“不管你在自己的地区多了不起,但是你一到了个最强大的一个环境,你就什么都不是了。

只是回家后,肯定会说好的妈妈,我可以。

其实她真的很不容易。”



邓萃雯这段采访,打动很多人,被称为拥有超强共情力。

她说,50岁,应该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明明不是最强team,她们却拿到了一公最高分,因为团队氛围令人羡慕。





邓萃雯发文说:

人与人相处,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能同频,倍加珍惜。



关于共情力,她说:“我的共情能力是来自一个很直接的想法,我想人怎样待我,我也要怎样待人。”

“爱里应该是没有惧怕的。”



都说三十岁以后,人是相由心生。

陈德容美貌出众,情路不顺。相恋多年男友未果,后来嫁给富二代小学同窗。

八年丁克婚姻,六年前官宣离婚。

谈及原因,一半与丁克有关。



如她所言,50岁保养良好,但相貌里甜美终究被稀释,刻薄却难以隐身。

但回首来时路,姐姐们谁不曾多有坎坷?

邓萃雯从小被父母弃养,感情路遭遇与江华的“婚外情”撞击,经济上接连遭受重创。

三十岁破产,五十岁当北漂,练就很多生存技能,直言“马死落地行”。



叶童与电影人陈国熹结婚36年,丁克,男方桃色新闻铺天盖地,叶童始终不离不弃。

面对丈夫拥抱辣妹新闻,她只说“感谢可以有人陪他”。两人的婚姻,甚至被港媒称为“开放式婚姻天花板”。

事业有成却在婚姻里隐忍,外界不解,叶童不言。有人说因为她从小缺爱,对家庭极度渴望;有人说因为叶童出道早期,陈国熹帮助陪伴很多。

无论如何,“婚姻”是叶童生命里的功课。

而面对衰老,她的态度是“皱纹与白发都是自己爱笑和智慧的痕迹”。



所以我想说,除了“相由心生”,人还有“境随心转”。

邓萃雯、叶童如今身上的生命力,不是来自天生好牌,人生圆满。

恰恰是上半场见过“人”,遇过“事”,深知自己本身才是安全感来源。

是岁月里练出智慧,因果轮回,自己淋过雨,要给别人撑把伞。

是如邓萃雯的心声——“我想人怎样待我,我也要怎样待人。”

美貌本身是资源和能力,但有保质期限。

美人最怕的不是迟暮,而是日落之时,智识未满。

美貌反而会成为负累,加速人生的失重感。



有智慧的女人,或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或功成身退任由他说。

总之,兜住底气,不折损心气。

最后,提一句漂洋过海的王祖贤。

聂小倩之后,她也尝试过其他角色,可惜再也无法复刻过往高光时刻。

所幸直接转身离场,不演了,让聂小倩永远活成无数人心中“最美的女鬼”。

这何尝不是一个美丽女人的智慧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