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 杨澜
“立德笃行,诗礼传家。”
“敬老孝悌和亲,夫妻和谐育子,兴家立业致富,劝学励人成才,为人立身处事,睦邻友好应事,为官修德勤政,修心养性健康。”
4月4日,正值清明,川南傅氏宗亲及其亲朋好友、四邻乡亲以及青少年学生等约1200余人,齐聚泸州市叙永县川南傅氏家风馆,共同诵读着傅氏“十佳天府好家规”和川南傅氏家训,声音响彻家风馆。
2025年4月4日,川南傅氏家风馆召开清明大会,传承家风家规。(张贵元 摄)
据川南傅氏家风馆主持人傅强明介绍,自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建成“永镇山傅氏宗祠”以来,在清明节这天举办清明会传承家风家规,就成了傅氏族人每年的固定事项,至今已延续近两百届。
傅氏祖上对家教家风家规十分重视。傅氏始祖傅说在3300年前便提出:“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意思是:官职应授予有能力者,而非亲近之人;爵位当赐予贤人,而非品行恶劣者。傅氏祖先很早便倡导任人惟贤、廉洁从政的治国理念。
傅氏祖上最初定下的家规足有上千字,诸如“勤以持家,俭以立命”“读苦耕勤,争为光裕,敦为和睦,勉为孝慈”“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等。近年来,傅氏族人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形成川南傅氏家族32字家规:“爱国敬业,诚信笃行;树德立志,勤学砺练;孝祖亲宗,团结友善;修身齐家,康健怡情。”概括成最简短的8个字,就是“立德笃行,诗礼传家”。
2025年4月4日,全国优秀教师傅忠英在川南傅氏家风馆讲述开国上将傅钟的家风故事。(杜联勇 摄)
从始祖入川至今数百年间,傅氏家族已繁衍十六代。优良家规如明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傅氏子孙,更培育出了新中国的开国上将——傅钟。
在家风馆树德厅内,老、中、青、少几代人围聚在全国优秀教师傅忠英身旁,认真聆听傅钟的家风故事。
傅钟(族谱上名字是傅钟麟)于1900年6月28日出生在叙永县城布店街。1920年,他踏上赴法勤工俭学之路,并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岁月里,傅钟历任师政委、边区省委书记、大学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长征途中亦留下他坚定的足迹。新中国成立后,傅钟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还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1955年,傅钟被授予上将军衔。
那时,家乡晚辈想请傅钟为他们说情,安排工作。傅钟严肃地说:“这不是以权谋私吗?不行!”傅钟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不能利用您老人家的地位,随便去替自己家里人讲情面,说好话。因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个意见,想来母亲定能同意的。”作为老一代共产党人,傅钟留下了40字家规家训:“爱国敬祖,勤学报国。正直善良,忠孝传家。和睦邻里,诚信做人。尊老爱幼,家庭和谐。勤劳健体,乐观开朗。”
2023年,在四川省第二届“十佳天府好家规”评选中,川南傅氏“立德笃行 诗礼传家”家规获评“十佳天府好家规”。傅忠英感慨道:“傅氏家规被评为‘十佳天府好家规’,这是我们后代必须传承的宝贵财富。我们应铭记先祖教诲,传承家风、弘扬族训、修身齐家、报效祖国。”
据傅强明介绍,川南傅氏家风馆建设历时十年,数千人踊跃捐款,筹集资金500余万元,资金管理精确到分,分文不差。家风馆建成后,不仅在每年清明节举办大会传承家风,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家风教育、普法教育、青少年科普教育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等实践活动,广受当地各界人士赞誉。家风馆也获得“四川省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泸州市乡贤文化示范基地”,叙永县“家风家训传承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基地”“楹联研学基地”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