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郭冠华
在浙江兰溪兰湖景区,雪白的樱花缀满枝头,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在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启幕,《花之节波尔卡》等曲目奏响春日浪漫乐章;在云南大理,扎染技艺体验广受欢迎,游客纷纷前去“有风的地方”邂逅“一抹蓝”……
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民众出游热情高涨,赏春花、看演出、观非遗,游客的欢声笑语串起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各地因地制宜挖掘独特亮点,春日文旅场景不断推陈出新,热气腾腾的“春日经济”成为消费活力升级的缩影。
踏青正当时,“花”样觅春光。清明假期,河南洛阳牡丹、新疆伊犁杏花、北京海棠花、安徽宿州梨花竞相绽放,西安翠华山、青岛大珠山漫山芳菲,吸引游客“走花路、上春山”。赏花还与品美食、逛商圈相结合,踏青与徒步、骑行相融合,短途自驾、国风拍照、户外露营等“微度假”成为消费新“引擎”,文商旅体共促“春日经济”蓬勃发展。
“在春天拥抱大自然,身心都放松了下来。”清明假期,北京范女士携家人一起去温榆河边露营,她用相机记录下美丽春色,“在河边,在林间,终于体验了一把‘慢生活’。”
清明假期期间,范女士一家在北京温榆河边露营。受访者供图
诗意乐章咏美景,清雅旋律抒春意。这个清明假期,春日主题演出齐登场,致敬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走进北京艺术中心音乐厅、国家大剧院,“‘诗音雅乐’北京民族乐团室内乐音乐会”用诗意旋律勾勒春意绵长,“维也纳交响乐团音乐会”“‘人间四月天’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音乐会”等演出为观众“解锁”更多春日浪漫惊喜。
清明假期期间,上海顾村公园樱花岛上,游客在观赏国风汉服快闪表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这个清明假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旅产品的创新为节日赋予新活力,“非遗+”旅行、“新中式”旅行绘就假日消费新图景。
在河南洛阳,“汉服+音乐+牡丹”打造出一场场沉浸式文化盛宴;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樱花有戏”带游客欣赏《大闹天宫》等皮影戏;在苏州黎里古镇,传统建筑与春日花海相映成趣;在浙江绍兴,“清明上河游园会”中越剧表演闪耀全场;在上海顾村公园,花灯巡游、国风表演共同打造出“樱花互动乐园”……多地近日营造互动式的节俗体验新场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新体验。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清明假期,短途深度游、文化体验游带动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文旅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各地应因势利导,充分发掘春季独特资源和优势,把“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