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本应是充满活力的季节,却总感觉睡不醒、浑身乏力、精神不振?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春困”!《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揭示阳气在维系机体活力中的核心作用;《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指出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清阳上升,人若应之,清气升而浊气降,升降和调,则神清而气爽,反之如遇阳气升发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则失其生发滋养之用,就会表现出“春困”征象。

那么,如何摆脱春困,元气满满地迎接春天呢?中医教你几招:

1.饮食调理:

春属木,肝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肝气旺于春而易克伐脾土,《摄生消息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酸入肝而甘入脾,故减酸增甘可护脾胃。加之酸性收敛,不利于春季阳气升发和肝气之疏泄,故不宜多食。可以在中医指导下服用一些薏仁红枣粥、护肝明目茶等中医药膳、中药茶饮。

2.调整作息:

中医认为,阳气在体内的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且与睡眠密切相关。现代由于工作或生活习惯因素,睡眠作息不规律,昼夜颠倒,长此以往损伤阳气,出现形体困倦乏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夜卧早起”,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日出则起身,为提高睡眠质量,睡前用助眠中药泡脚,听舒缓的轻音乐。

3.情志调养

春天肝气当令,肝木易克脾土,导致脾胃功能相对虚弱。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到全身,气血生化无源,就会使人体出现精神困倦、四肢乏力等 “春困” 症状。而春困又会影响肝的疏泄,一旦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便容易令人情绪异常或低落。因此调节情志,使肝气得到疏发,使脾胃功能正常运行,人体阳气升发,身体才能充满活力。

4.运动锻炼:

除季节转换,过完年就迎来春天,过年大家进食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又少运动、缺乏休息,就容易使人的脾胃功能欠佳。适量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春季是运动的好时节,可以选择中医健身气功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春困。

5.穴位按摩:

太阳穴: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头晕,提神醒脑。

百会穴:用中指指腹按揉头顶正中的百会穴,可以疏通经络,振奋精神。

春困实为人体应季的自我调节信号,遵循“春夏养阳”原则,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经络五位一体的综合调理,可使清阳得升,浊阴自降,令机体与春生之气同频共振。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助您摆脱春困,元气满满地迎接春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