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在清明节来临之际,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于4月3日成功举办"清明雅集 乐诵古今——清明文化主题演出"。本次演出以"传承·融合·共生"为主线,通过12个精品节目展现辖区群众文艺的丰硕成果,吸引线上线下2000余位居民共赴这场清明传统文化盛宴。

多元艺术交融 织就文化惠民新图景

整场演出巧妙融合非遗曲艺、经典民乐、诗歌朗诵等多元艺术形式,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文化场域。评剧《红色联络站选段——三月三》以铿锵唱腔再现革命岁月,单弦《春景》用老北京曲艺诉说春日情怀;葫芦丝合奏《梦中的额吉》与民乐《江南春早》则通过丝竹管弦,让观众在傣韵悠扬与江南烟雨中感受中华乐器的独特魅力。这些植根民间的艺术形式,在街道文化中心的培育下焕发新生,成为社区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创新服务模式 激活居民文化创造力

作为鲁谷街道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持续深化"群众点单、专业制单、政府买单"服务机制。此次参演的永西北葫芦丝队、五芳民乐队等7支文艺团队,均由辖区居民自发组建,在文化中心专业师资指导下完成作品创编。其中半月园歌咏团演绎的《映山红》,将经典红歌与现代和声技法相结合,展现群众文艺团队的专业蜕变。

全域文化供给 打造十分钟文艺生活圈

据鲁谷街道文化负责人介绍,街道现已形成"1个综合中心+3个分馆+20个社区文化站"的服务网络,年均开展非遗体验、传统节日演出等文化活动100余场。本次清明汇演作为"我们的节日"系列重要单元,后续还将推出节气手作、非遗科普等延伸活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未来,鲁谷街道将持续以文化服务为抓手,培育更多"群文带头人",孵化特色文化品牌,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成为润泽民心的"精神春雨",为传承中华文脉、构建社区文化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