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当地时间3月24日,美国与俄罗斯代表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围绕俄乌冲突举行了新一轮的会谈。据路透社报道,此次磋商重点围绕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求俄乌双方停止对能源和民用基础设施的远程打击,其二是推动在黑海地区达成“有限海上停火协议”,以保障航运安全、恢复粮食与能源出口。白宫方面表示,美国希望在全面停火达成之前,先落实黑海地区的局部停火机制,以“允许船只自由通行,恢复地区稳定”。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资料图)
白宫发布的两份文件显示,美国与俄乌均同意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消除使用武力的可能、阻止将商船用于军事目的。美国与俄乌均同意制定措施落实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达成的禁止攻击俄乌两国能源设施的协议。美国将帮助恢复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进入国际市场,降低海运保险成本,并提高这些交易对港口和支付体系的使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美在沙特利雅得会谈中讨论了黑海航行安全问题。拉夫罗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方支持以各方更可接受的方式恢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俄方担忧正在遭受“西方游戏”影响的非洲、全球南方和全球东方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他指出,如果恢复黑海粮食外运协议,俄方将需要明确的保证,这种保证只能来自美国对乌克兰当局所下的命令。
俄方公开暗示邀请联合国或第三方大国介入这一部分停火的谈判之中,显然也是对这一临时停火协议觉得不是那么靠谱。黑海停火问题在双方交战之初就曾经达成过协议,只是后来俄认为乌和美欧不遵守协议而一怒之下就取消了。一是欧洲借机向乌克兰输送武器问题,或者说是乌克兰借机走私军火。二是对俄农产品和化肥禁运制裁的解除问题,以及俄的海运安全问题。
特朗普(资料图)
2025年3月25日,乌克兰防长乌梅罗夫在沙特利雅得抛出的五条“和平成果”,如同一剂强心针点燃了国际舆论场。然而细究条款细节,这场被冠以“技术磋商”之名的三方会谈,实则是美俄乌在能源、地缘与战略利益上的精密博弈。当停火协议撞上制裁解除条件,当“自卫权”遭遇“监督机制缺失”,这场被热炒的外交突破,不过是新冷战格局下大国交易的冰山一角。乌梅罗夫宣称的“黑海非军事化”共识,本质是美俄乌三方各取所需的文字游戏。
普京(资料图)
据环球时报报道,4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在访俄期间接受俄媒专访,提到当前中俄关系有三大特质:一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二是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三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一表述引发外媒关注。路透社1日称,中国外长此次访问俄罗斯,意在继续深化两国战略协作。外交部长3月31日至4月2日访问俄罗斯。4月1日,王毅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
至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则是中俄两国发展外交关系的重要遵循,中俄互为最大邻国,无论是结盟还是对抗,都不符合两国长远利益。而坚持上述这三项原则,才能让中俄关系免受第三方干扰,焕发出新的活力,保持长期稳定的态势,不仅有利于各自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局势的总体和平。而当前有些国家,为了一己政治私利,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大搞阵营对抗的做法,让国际局势更添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