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一天,一家小火柴厂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了。原来是厂里的一个叫黄尚卿的工人,借着酒劲,说了很多吹牛的话。黄尚卿见工友们乐意听,便完全放松下来,一不小心说出了“我曾经杀过八路军”的话。
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人们知道黄尚卿的性格,大大咧咧,所以,谁也没有真正地往那方面去想。然而,黄尚卿的前女友,对他恨之入骨,本就找不到报复的机会,这次正好利用这句“玩笑话”做文章,决定好好地惩罚一下黄尚卿。于是,一通举报电话打到了当地的公安局。
令人没想到的是,没多久,黄尚卿就被请到公安局“喝茶”了,与此同时,多年来尘封的一段往事,也随之揭开真面目。黄尚卿18岁那年,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在他看来,部队能吃饱就行,什么效忠、为民完全不当回事。因为他混吃等死的作派,被国民党军的领导开除了。
被军队除名后,黄尚卿学会了伪装自己,在人前尽量装得积极向上。不久后,黄尚卿加入了八路军。黄尚卿想着在部队里,继续混日子,但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完全不同,八路军每天忙着抗日,这让黄尚卿感到痛苦不堪。
一天,八路军来到了东垣县的一个小村子里。那个村子有个大地主叫王保芳,此人作威作福,简直是恶毒至极。当八路军来到村子后,王保芳很是头疼。在他的心目中,日本鬼子比八路军强多了。正是有王保芳这种败类,抗战才打得那么艰难。为了巴结日本人,王保芳已经当上了伪村长。
当八路军和日本鬼子作战时,胆小的黄尚卿生怕死在战场上。黄尚卿见日本人的装备精良,便有了叛变的心思。就在这种时刻,王保芳主动找到黄尚卿,三言两语就把他策反了。
为什么如此轻松呢?原来在此之前,王保芳就宴请过已经是副班长的黄尚卿。等到黄尚卿酒过三巡后,王保芳就给自己的老婆使了眼色。过了一会儿,王保芳的老婆哭哭啼啼地从房间跑出来,叫嚷着黄尚卿轻薄了她。
黄尚卿的一个重大把柄,便落在了地主王保芳的手中。
当时在东垣县指挥抗战的是汪涛。他以为王保芳已经改过自新了,便在某天和手下的几十个弟兄借住在王家的宅院。没曾想,汪涛在半夜听到了激烈的枪声,来不及反应,分居在三处房屋的战友们,包括汪涛都伤亡惨重。而值班的战士王仲川和副班长黄尚卿却不知下落。
经过调查才发现,黄尚卿被策反后,担心办事出问题,便拉了一个同伙。而王仲川当日并非是他值班,是黄尚卿故意把他换过去,给敌人打配合。案件查清后,王保芳被处决了,而黄尚卿却不知行踪。
后来,人们才知道,黄尚卿为了躲避解放军的搜捕,整日躲躲藏藏,不敢抛头露面,过得就像过街老鼠一样。几年后,黄尚卿认为风头已经过去了,于是在火柴厂上班时,就又把过去的坏习惯都带了过来。
一直以来,我们对汉奸、叛徒都是零容忍的。当听说黄尚卿“杀过八路军”后,公安局长亲自带队前去捉拿。面对局长的审问,黄尚卿很快露出了马脚。同年5月的一天,黄尚卿被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