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龙羽(002882.SZ)发布多条公告,除惯常的年报相关信息外,公司还公布一则重磅消息: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线项目,建设周期预计12个月,不超过3年。
金龙羽是近年跨界固态电池领域的热门概念股之一,这项投资计划虽然尚停留在竞拍拿地的初级阶段,但“真金白银”的投资决心和明晰的量产预期,使外界对其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打开。
在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继续闷头下滑之际,公司发布年报后首个交易日股价强势上涨1.97%,近期公司在同花顺的市场人气排名也从2000多名直线飙升至最高317名。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固态电池概念带动公司股价多轮波动,短期暴涨频现,期间实控人家族和高管接连减持引发争议,就在今年2月末,实控人家族成员仍有减持计划,目前处于减持期。
此外,钛媒体APP留意到,金龙羽今年分红格外大方,2024年度计划现金分红1.29亿元,占公司当期归母净利润的92.67%,去年这一比例仅53%。这意味着,高度控股(73.24%)金龙羽的实控人家族即将落袋约9447万元。
在公司净利润跌至低点、固态电池项目即将大量投入的背景下,这种与频繁减持并行的豪气陡增显然与公司展示的跨界决心形成强烈反差。
业绩三连降,分红节节高
金龙羽是一家电线电缆企业,按行业划分,其主要营收来自民用类电线电缆,目前市场囿于广东地区。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冲击,尤其是大客户恒大集团债务危机影响,近年来公司业绩增长乏力。
2023年,公司对恒大集团及其关联企业的应收款项进行全额计提减值损失,导致当期利润减少4700万元。
财报显示,2024年,金龙羽营收36.7亿元,同比下滑6.5%;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下滑14.1%。至今营收已是三连降。
对于业绩下滑,公司表示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放缓以及行业竞争加剧,同时公司设立新能源公司专门从事固态电池产业化,投入增加导致亏损扩大。
然而,随年报一同发布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却豪气十足。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共拟派发现金股利约1.29亿元,这占到了公司当期归母净利润的92.67%。
金龙羽近年分红数据,来源:Wind
2022年、2023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均高于2024年,但分红总额均保持在8658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9%、53%,远低于2024年度。
金龙羽是一家由实控人家族高度控制的企业,截至2024年末,金龙羽背后的郑氏家族合计持股比例高达73.24%。
金龙羽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在业绩稳定增长、无转型升级大额投建项目的阶段,提高分红让利于股东本无可厚非,而眼下业绩接连下滑且公司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突然提高分红额度则需要公司给出合理解释。
跨界第五年,拟砸12亿建量产线
金龙羽自2021年开始跨界固态电池领域,当年公司表示拟在五年内投入不超过3亿元。公司昨日宣布拟在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内投资建设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量产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这是其跨界以来最大手笔的一笔投资,也意味着侧面宣告公司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在即。
据2024年年报披露的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研发进展,电芯方面,公司的半固态电池性能已满足国标要求,对半固态电池产品进行了客户需求的性能优化并持续对客户送样测试。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方面,其中电解质、隔膜、负极的相关产品已处于持续对客户送样测试阶段,正极的性能结果满足内部测试要求,并开展了合成降本工艺开发。
2024年,金龙羽的一大动作是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金龙羽新能源(深圳)有限公司,并增资2亿元,该公司主要业务是进行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研发、 生产与销售,当期亏损1812万元。
投资进度上,2024年,金龙羽对其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项目投入8219万元。
金龙羽的跨界,以高举高打开局,2021年8月,其与固态电池领域知名教授李新禄关联公司签署共同开发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及产业化的框架协议,但在2023年12月,因无法专职工作,李新禄退出了该项目,后续仅作为该项目的名誉顾问。此事一度引发外界对金龙羽跨界实力的担忧。
此次抛出的12亿量产项目后续能否真正落地,值得关注。公司也在公告中提示称,公司进行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属于跨界投资,项目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成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轮番减持后,大股东协议转让“卡壳”超4个月
自2021年8月11日宣布跨界,在固态电池概念催化下,金龙羽股价经历多次短期暴涨,其中不乏6天5板这类强势行情,若以官宣跨界前一个交易日(2021年8月11日)股价来计算,公司此后股价曾创下最高142%的涨幅,市值一度逼近百亿元。
虽然跨界固态电池至今尚未转化为实际业绩,但期间公司实控人家族和公司高管趁势套现不少。
2021年8月11日以来,公司共发布15份减持计划预披露公告,其中,2024年1月16日金龙羽实控人配偶吴玉花的减持计划精准踩在高点,彼时公司刚刚录得6天5板,一度招致争议。最近一次减持公告发布于今年2月,即金龙羽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郑钟洲拟减持400万股(占总股本的0.92%),目前处于减持期。
多次减持中,实控人家族最大一笔减持发生在2024年11月,彼时正值上市公司协议转让股份的小高峰,接盘方多为私募基金,吴玉花的这笔协议转让亦不例外。
2024年11月26日,吴玉花与深圳高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康立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康立1号”)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向康立1号转让5.32%的金龙羽股权,转让价格15.98元/股,总价款合计3.67亿元,转让完成后,吴玉花将不再持股。
然而,据年报披露,这笔交易至今尚未完成。钛媒体APP以投资者身份咨询金龙羽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笔交易目前仍处于深交所审批环节,其表示2024年下半年以来,受监管环境影响,类似审批通过的协议转让案例明显较少。
来源:金龙羽2024年年报
钛媒体APP对比同在2024年11月发布协议转让公告的上市公司案例,发现交易所审批进度不一,有的长达4个月,有的数天内即办理完毕。而金龙羽的这笔交易自公告至今已超过4个月。尴尬的是,按照协议,康立1号已支付2.37亿元的转让款。
截至2024年末,对比上一报告期,金龙羽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三家机构持股下跌0.53%,目前仅剩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0.29%。(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张孙明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