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欧洲安全与防务》杂志2024年第六期刊载的文章认为,4×4装甲战车满足了全球诸多国家军队的特殊需求,能够为其各自的作战部队提供机动性、防护力和火力三大性能的独特组合。为此,近五年来,欧美和中东地区主要制造商相继推出了众多新型或升级版4×4装甲战车。本文将就美国、法国、捷克、乌克兰、土耳其、阿联酋等国家新近开发或升级的4×4装甲战车进行介绍。

M-ATV突击车配备了美国穆格公司研制的RiwP遥控武器站炮塔

人们普遍认为,4×4装甲战车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动性、火力、防护能力这一所谓“铁三角”的任何特定性能。4×4装甲战车的机动性通常不如非装甲车辆,防护能力也比不上6×6/8×8装甲战车或履带式车辆;鉴于其较小的尺寸、较弱的悬挂和动力传动系统,4×4装甲战车通常无法配备相同级别的武器或搭载相同数量的乘/载员(尽管也有一些例外)。4×4装甲战车结合了足够强的机动性、火力、防护能力,以及相对较低的采购和运营成本,使其非常适用于执行各种任务。

通常情况下,这些任务包括武装侦察、打击、护卫,以及对轻步兵直接实施火力支援等。即使是4×4装甲战车家族也存在一系列属性,各自拥有不同的用途。此外,许多此类车辆拥有不同的配置,因此根据其车载装备,基型4×4装甲车辆可以分为作战、运输或支援车辆。仅在过去的五年中,欧美和中东地区多家制造商就相继推出了众多新型或升级版4×4装甲战车,有些已经投入使用。

“悍马刀锋”概念车

A2系列联合轻型战术车辆联合轻型战术车辆(JLTV)系列最初由美国奥什科什防务公司生产,现在由AM通用公司生产变型款第二批次联合轻型战术车辆(JLTV A2,简称A2系列联合轻型战术车辆),其中包括四种基本配置:通用型(GP)基础车辆、多用途/运输车辆(UTL)、重炮运载车(HGC)和近战武器运载车(CCWC)。

2023年2月,在竞标中击败自2015年以来一直生产第一批次联合轻型战术车辆(JLTV A1,简称A1系列联合轻型战术车辆)的奥什科什防务公司后,AM通用公司获得了一份总价值高达86.6亿美元的合同(5年+5年可选订购期权),继续生产A2系列联合轻型战术车辆。不仅如此,AM通用公司还生产“悍马”军用车辆(HMMVW,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于2023年推出A2系列联合轻型战术车辆。虽然外观上与奥什科什防务公司的A1系列联合轻型战术车辆相同,但A2系列拥有诸多新的特点,包括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动力总成、升级款交流发电机、锂离子电池和降低车辆噪音改进设计,以及燃油效率更高和载货空间更大等。其基础装甲具备抵御步兵武器和简易爆炸装置袭击的基本防护能力,而模块化附加装甲可以根据任务需求随时予以加装;防爆座椅和自动灭火抑爆系统能够增加车辆乘/载员的安全性;TAK-4i智能独立油气悬挂系统(保留了A1系列的原有设计)有助于车辆在凹凸不平或陡峭的地形行进;同时能够由CH-47和CH-53直升机进行空运,从而具备良好的作战机动性。

安装在JLTV近战武器运载车上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

A2系列联合轻型战术车辆中的重炮运载车可集成遥控武器站(RWS)或有人操控武器站,武器选项包括轻/重型和通用机枪或自动榴弹发射器(AGL);有人操控武器站配备了主动式炮长/射手防护套件(OGPT,是一种机动化旋转炮塔,旨在保护炮长/射手免受爆炸装置破片和轻武器射击的伤害)。

“悍马军刀”装甲战车虽然AM通用公司的“悍马”军用车辆早在1984年就开始生产,目前正逐步退出美国一线部队装备库存,取而代之的是联合轻型战术车辆,但该公司仍在继续升级系列“悍马”军用车辆,并一直提供“悍马军刀”(Humvee Saber)平台,以作为最初系列“悍马”军用车辆的后续产品。与最初的“悍马”军用车辆不同的是,“悍马军刀”在生产时就进行了装甲处理,其基础装甲具备360度 抵御轻武器火力打击的防护能力,并且底盘装甲同样具备抵御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袭击的防护能力。

最新配置被称为“悍马刀锋”(Humvee Saber Blade),于2023年2月在阿布扎比举行的国际防务展览会上亮相。作为一款高度专用的轻型装甲战车,初步设计的“悍马刀锋”概念车可在车体尾部平台上携带多枚巡飞弹(据悉10枚),以对超视距目标进行打击。有效载荷选项包括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弹簧刀”300和“弹簧刀”600巡飞弹。“悍马刀锋”装甲战车也可以在其驾驶舱顶部安装“大黄蜂空中卫士”反无人机遥控武器站;该武器站集成了一套光电设备、一部测向仪和多个雷达传感器,以及一具激光测距仪和一套可发射空爆弹药的40毫米榴弹发射装置。另外,机枪和炮长/射手防护套件(GPK)可以安装在驾驶舱顶部可选配装的炮塔座圈上。“悍马刀锋”装甲战车的任务选项包括武装侦察、战场准备、部队保护和火力支援。

M-ATV突击车奥什科什防务公司的全地形防地雷反伏击车(M-ATV)属于防护型机动车辆家族中较大较重的一个系列,包括五种变型,其中主要的通用战斗型是针对侦察以及各种非常规和常规作战任务进行优化改装的M-ATV突击车。M-ATV突击车可以配备基于各种用户需求的轻/重型遥控武器站,以安装机枪等各种轻武器,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或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M230LF或XM914型30毫米链式机关炮。

M-ATV突击车的TAK-4独立螺旋弹簧悬挂系统和411毫米车底距地高使其能够在复杂的地形中行进,在无需准备的情况下可通过1米深的水障,并可通过60%的斜坡和30%的侧倾坡。

乘/载员舱由以色列Plasan公司开发的装甲套件进行防护,防爆座椅可为驾驶员、车长和最多9名载员提供额外保护;如果轴距加长,M-ATV突击车的载员数量可以增加到10名,是所有变型款M-ATV全地形防地雷反伏击车中最多的。该车设有两个后舱门和一个双开顶舱门,乘/载员可在作战条件下快速方便地进出。

“格拉赫”坦克歼击车

法国“圣甲虫”轻型装甲车法国阿奎斯公司开发的“圣甲虫”轻型装甲车被认为是VBAE轻型装甲战斗支援车项目的主要竞争车型,旨在替换法国和比利时军队装备的VBL轮式轻型装甲车,VBL轻型装甲车自1990年起开始列装法国军队。

2023年12月,阿奎斯公司和法德合资的KNDS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共同进行预设计研究。阿奎斯公司被指定为主承包商,比利时约翰·柯克里尔防务公司是主分包商。采购通过欧洲联合军备合作组织(OCCAR)进行,该组织表示,第一批新车辆的交付日期为2030年。目前,法国预计到2035年总共将采购1440辆,比利时将购买300辆。据报道,到目前为止,法国武装部队已经确定需要至少两种变型款VBAE轻型装甲战斗支援车,包括火力支援型和侦察型。

配备阿奎斯公司研制的“大黄蜂”遥控武器站的“圣甲虫”轻型装甲车

“圣甲虫”轻型装甲车长5.25米、宽2.1米、高2米,总重8吨,包括驾驶员在内可容纳4人。与许多同类车型不同的是,“圣甲虫”是一款混合动力车辆,配装一台输出功率为224千瓦的V6柴油发动机,以及一部75千瓦电动机,其发动机与一个拥有8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的自动变速箱相连。机动性方面,该车最高公路速度可达130千米/小时,凭借其四轮驱动、全轮转向能力和385毫米的车底距地高(可以通过完全独立可调节高度的悬挂系统增加),适用于各种困难地形。该车可以通过60%的斜坡和40%的侧倾坡,并能够跨越0.9米宽的壕沟。在电力驱动模式下,声学和热信号特征显著降低;再加上相对较低的视觉外形轮廓,有助于“圣甲虫”轻型装甲车“隐身”接近目标。

按照阿奎斯公司的说法,“圣甲虫”轻型装甲车将用于执行从侦察到反装甲作战等诸多任务。目前的武器选项包括在“大黄蜂”遥控武器站上安装一挺12.7毫米机枪,或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并为该车配备一门30毫米机关炮,以及诸如“阿克戎”MP等型号的反坦克导弹。此外,“圣甲虫”轻型装甲车还配备了针对轻武器威胁的被动装甲防护系统,可以通过附加模块化装甲,以及针对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爆炸防护套件增强车辆自身的防护能力。

捷克/斯洛伐克“格拉赫”装甲战术车由捷克拖拉机Zetor公司在斯洛伐克分公司研制的“格拉赫”(Gerlach)装甲战术车是4×4装甲战车领域的另一项最新成果,于2018年首次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第7届国际防务展上亮相。该车最大重量14.5吨,属于4×4系列防护型机动车辆中的高端产品。武器选项包括有人操控武器站或遥控武器站,允许为其配备一系列武器,理论上包括机枪、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迫击炮和反坦克导弹等。据该公司称,任何重量低于500千克的标准炮塔或武器站都可以安装在“格拉赫”装甲战术车上,以满足作战人员的需求。

乌克兰武装部队装备的“哥萨克”2M1装甲车



该车长5.92米、宽2.55米、高2.6米,可搭乘6人(包括驾驶员)。虽然相当大,但“格拉赫”装甲战术车具有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机动性,包括7.5米的转弯半径、能够通过60%的斜坡和57%的侧倾坡、涉水深可达1.2米,以及跨越1米宽的壕沟等。六缸240千瓦发动机和六速自动变速箱可实现117千米/小时的最高公路速度(尽管制造商指出在测试中已达到125千米/小时),在综合地形中的行程为600千米。

防护性能方面,该车配置过压防护乘/载员舱,具备北约标准三级(STANAG 4569 Level 3)弹道防护和3a/3b级车底爆炸防护能力的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多层装甲。双层V形车体设计可最大程度降低地雷或简易爆炸装置威胁。在2018年的测试中,原型车在其车体正下方引爆8千克TNT当量炸药中“幸存”下来。一旦获得采购订单,“格拉赫”装甲战术车就可以在斯洛伐克批量生产。制造商强调,该车所有部(组)件都是在欧盟内部生产的。

“豹”4×4坦克歼击车发射“短号”反坦克导弹的场景

乌克兰“哥萨克”2M1装甲车乌克兰Practika公司开发的“哥萨克”(Kozak)系列装甲车包括“哥萨克”5和“哥萨克”7防护型装甲车,以及更大的“哥萨克”2系列装甲车,各种配置的“哥萨克”系列装甲车都可以用于执行诸多作战任务。其中,长6.6米、宽2.56米、高2.42米的“哥萨克”2M1装甲车总重量为14吨,最多可容纳9人(包括驾驶员)。该车采用单体V形车体设计,装甲由重叠的高硬度钢板制成,内部有防裂内衬。乘/载员均配有含多层防爆板的车顶挂装式座椅,设有五点式安全带,旨在抵御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的威胁。按照制造商的说法,这些防护措施具备北约标准4569二级弹道防护和4a/3b级车底爆炸防护能力。

“哥萨克”2M1装甲车配备意大利依维柯208千瓦Tector 6发动机或德国道依茨265千瓦TCD 2发动机,可搭配德国ZF系列手动变速箱,或美国阿里逊3000 SP六速自动变速箱和双速分动箱,从而可以实现120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和1000千米的最大行程。此外,该车还配备了双叉臂式独立悬挂系统和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越野性能。

“哥萨克”2M1装甲车在车体后部安装了射击孔,理论上搭载步兵能够在装甲保护下用轻武器攻击目标。顶置武器选项包括有人操控武器站或遥控武器站,理论上可以为其配备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或反坦克导弹。据制造商称,该车可以配备一门30×113毫米机关炮;为其配备的其他系统包括360度摄像系统和NBC三防系统,旨在提高作战能力和乘/载员的生存能力。据报道,乌克兰武装部队已于2020年装备了“哥萨克”2M1装甲车,据信更多数量的采购工作在进行中。

土耳其“豹”4×4装甲车土耳其FNSS公司在2018年萨托利防务展上推出了反坦克车辆(ATV)配置的“豹”(Pars)4×4装甲车,并在15个月内开发出了新变型,以履行土耳其武装部队2016年授予的开发合同。2019年的试验测试成功后,该公司开始批量生产。交付给土耳其陆军的量产车已于2021年完成。此外,FNSS公司还向国际市场提供“豹”4×4平台,包括“豹”4×4侦察车和“豹”4×4反坦克装甲车(即“豹”4×4坦克歼击车)。

“豹”4×4坦克歼击车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火力和机动性。根据FNSS公司的声明,该车可以远距离摧毁主战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然后快速转移以躲避对手反击。由FNSS公司设计开发的双向稳定反坦克遥控炮塔(ARC-T),可以360度横向转动。ARC-T炮塔配有一挺7.62毫米机枪和两套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OMTAS、“短号”E等反坦克导弹;炮塔上安装有整套昼间和热像瞄准镜,以及一具激光测距仪。“豹”4×4侦察车配有FNSS公司自己开发的Sancak遥控武器站,可为其配备一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或一具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或一门30毫米机关炮。装甲车体具备相当的弹道和爆炸防护能力,然而制造商并未规定确切的防护等级。

轴距加长版NMS EWB 4×4装甲车(左)和标准轴距版NMS 4×4装甲车

“豹”4×4装甲车最高道路速度可达110千米/小时,转弯半径7.5米。与此类车辆不同的是,“豹”4×4装甲车无需任何准备即可执行水两栖任务;车尾配置的两个螺旋桨可在水中提供推进力,使该车拥有6.5千米/小时的最高水上速度。就战略机动性而言,“豹”4×4装甲车可由C-130H运输机进行空运。

土耳其NMS系列4×4装甲车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2017年国际防务展览会上,土耳其Nurol Makina公司推出了NMS系列4×4装甲车。该系列车辆有基线版NMS(乘/载员7人)、轴距加长版NMS EWB(乘/载员11人)和皮卡版NMS-L(乘/载员5人)4×4装甲车,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选项。

NMS系列4×4装甲车的车体采用钢质单体V形设计,具备抵御弹道威胁,以及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袭击等防护能力;其基础装甲具备北约标准4569一级弹道防护能力,加装陶瓷装甲套件后,防护能力可以提升至第四级。据悉,车底防爆装置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类似的扩展。如果用户选择基线防护配置,车辆可以实现160千米/小时的最高速度和1000千米的行程。

NMS系列4×4装甲车适用于执行战斗、侦察与监视、部队运输或防空等任务。驾驶舱顶置遥控武器站可以配备一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以及70毫米火箭弹发射器或反坦克导弹,或地对空导弹。

在土耳其举行的2023年国际防务展览会上,Nurol Makina公司展示了皮卡版NMS-L 4×4装甲车,其驾驶舱顶置稳定式Trakon 30遥控炮塔(土耳其本土Unirobotics公司开发)配备了一门Venom LR 30×113毫米机关炮(土耳其Canik公司产品),以及一套八联装Ilgar巡飞弹发射装置。此外,该公司还计划开发反无人机配置版NMS 4×4装甲车(配备一部雷达和一套辅助动力装置),旨在使驾驶舱顶置遥控武器站配备的一挺机枪能够在很短的距离内攻击来袭无人机。

土耳其“蝎”II装甲车土耳其奥托卡防务公司于2019年推出“蝎”II装甲车,其机动性和火力组合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该车长5.9米、宽2.5米、高1.98米,转弯半径为6米,拥有可选配的转向后桥,转向、加速和减速均由电气控制(线控驱动)。这不仅提高了响应能力,而且还为车辆的驾驶员辅助技术、自动驾驶功能和远程控制进行了预配置。

配备比利时约翰·柯克里尔防务公司CSE 90LP双人炮塔的“蝎”IId装甲车

“蝎”II装甲车主要用于执行侦察和火力支援任务,武器选项包括为遥控武器站配备各种轻武器,以及携带和发射反坦克导弹或地空导弹。与同类车型不同的是,该车还配备了较大型的炮塔,之前曾展示过在Bozok遥控炮塔(奥托卡防务公司开发)上安装一门25毫米机关炮、在Mizrak遥控炮塔(奥托卡防务公司产品)上安装一门30毫米机关炮,以及在比利时柯克里尔防务公司的CSE 90LP双人炮塔上安装一门L36型90毫米低压线膛炮。前两种机关炮适用于对轻型和中型装甲车辆以及步兵进行打击,而低压线膛炮则适用于对重型装甲目标和加固阵地进行直瞄火力打击,甚至能够在6千米距离内、以30度仰角对目标进行有限的间瞄火力打击。

“蝎”II装甲车被设计成能够采用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和电力驱动作为动力系统,奥托卡防务公司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2019年国际防务展上展示了其“蝎”IIe电力驱动技术演示样车;该车受益于显著降低的声学和热信号特征,加上低矮的外形车体轮廓,从而大大降低了被对手发现的风险。第一款准备上市的“蝎”II装甲车是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2021年国际防务展会上展示的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的“蝎”IId装甲车。该车采用的变型款柴油发动机具有独特的“动力包”,发动机位于后置发动机舱的右侧,变速箱位于发动机舱的左侧。这种布置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需要时为有人炮塔的炮塔“吊篮”(炮塔转动会联动“吊篮”,炮塔内的乘员同时随着转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阿联酋Abjan MK2装甲车2021年,总部位于阿联酋的尼姆汽车制造公司(EDGE集团的子公司)在阿布扎比举行的国际防务展会上推出了Abjan Mk2装甲车,作为在2019年国际防务展览会展示的Abjan 447A原型车的后续产品,该车更小更轻,可容纳乘/载员5人,而Abjan 447A原型车可容纳乘/载员7人;预设可执行侦察、特种作战、反叛乱和战术响应等任务。此外,模块化设计允许对车辆进行改装,以满足终端用户的特定需求。

Abjan Mk2装甲车长5.62米、宽2.35米、高2.39米,总重量为11.5吨(其中包括2.9吨的有效载荷)。车体具备抵御轻武器火力打击的能力,V形车底具备抵御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袭击的能力。尽管制造商没有说明该车具备的防护能力,但据了解,通过加装模块化的附加弹道防护和防爆装甲,Abjan Mk2装甲车的整体防护能力是可扩展的,以适应作战环境。其他防护措施包括烟幕弹发射器、乘/载员爆炸波衰减座椅、NBC三防系统,以及轮胎防爆嵌件等。

Abjan Mk2装甲车采用的独立悬挂系统和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提升了自身的越野性能,可实现110千米/小时的最大道路速度,最大行程可达700千米。此外,该车还能够通过60%的斜坡、涉水深1米,以及跨越0.6米宽的壕沟。武器选项以顶置遥控武器站或环形安装的有人操控武器站为中心,可配备各种武器,包括美国迪龙埃罗开发的M134D式7.62毫米加特林机枪,以提供强大的火力攻击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其他本土武器选项包括一挺7.62毫米或12.7毫米机枪,以及各种其他轻武器。



近年的发展和采购趋势表明,4×4系列装甲战车发展势头强劲。该系列装甲战车不仅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提供灵活性和多任务响应能力,而且机动性、防护性和火力的结合,使其成为执行侦察、特种作战和低强度冲突行动任务的理想选择。与重型装甲车(包括6×6和8×8轮式平台)相比,4×4系列装甲战车的采购、维护和操作也更加经济。出于这些原因,预算有限的武装部队和大国无疑将会继续采购4×4系列装甲战车。未来的4×4系列装甲战车将会越来越多地添加新技术,如察打一体无人机、混合动力、电力驱动和更高效的电池系统等,以及为其配备电子战系统和潜在的定向能武器,以执行导弹防御和反无人机任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