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只想着各国与他进行相关谈判,但缺乏应对反制的预案。首个怒斥特朗普“帝国主义”的国家出现,却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曾经稳固的跨大西洋联盟已经摇摇欲坠,这说明了什么?而在另一边,面对中国的全面反击,美国已经开始服软,作出了一项让步,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在特朗普启动“对等关税”,向全球各国丢下“经济核弹”后,法国政府发声,言论可以说非常激烈。首先,法方怒斥特朗普摆出了“帝国主义姿态”,觉得自己是“全世界的主人”。随后,法方强调,他们已经为进行这场“贸易战”做好了准备。要知道,法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双方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而且,美国的标志性建筑物“自由女神像”,也是法国送给其建国100周年的礼物。不过,已经有法国的欧洲议会议员提议,要求将这份“礼物”收回,可见美法关系已经非常紧张。
不过,指责特朗普“帝国主义”,法国并没有资格这么说。就在2023年,西非国家尼日尔发生了军事政变。对这个情况,法国总统马克龙想要干涉局势,甚至准备出兵尼日尔。因为在二战后,虽然法国的“殖民体系”已经被拆解,但依然深度控制尼日尔等西非国家,获取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然而,尼日尔拥有大量铀矿石以及各种资源,却有超过60%的民众在贫困线挣扎。对法国“敲骨吸髓”的剥削,尼日尔是终于忍不住了,要求驻扎在当地的法军撤离。最终在同年9月,马克龙不得不服软,将法军撤离尼日尔。
当然,从法国的怒斥能够看出,美国与西方盟友的裂痕已经难以弥合。尤其是特朗普这次实施的“对等关税”,不仅针对美国的“战略对手”,还把法国、英国、德国等盟友也列为目标。而且,这已经是特朗普上台后,第二次严重损害盟友的利益。在俄乌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就踢开欧盟,单方面与俄罗斯进行谈判。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直言,美俄已经“走进餐厅”,而餐桌上摆的就是欧盟和乌克兰。对当前局势,欧洲国家本就难以接受,现在又面临“对等关税”,他们对特朗普政府彻底失望,后续很可能实施反制。
而在这个时候,特朗普率先对中国服软了,宣布将延长tiktok禁令的宽限期。此前,特朗普曾表示,他可以对中国减免关税,前提是“中方同意出售tiktok”。显然,特朗普还想以tiktok为筹码,与中方进行谈判。不过,中方仅在4月4日,就对美国实施了12项反制措施,包括所有美国产品加征34%的关税,挑明了不想谈了。特朗普现在延长禁令,不过是说明他的“强硬姿态”只是伪装,看到中方实施了强有力的反制,就准备让步了。事实上,连泽连斯基都能在白宫对特朗普“贴脸开大”,却没有招致什么“报复”措施,已经展现了特朗普“外强内干”的一面。面对中方的反击,没有什么应对办法的特朗普,后续只能对华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