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爆一个“拒绝蕉绿”捏捏乐,把玩一款心仪的毛绒玩偶,购置一瓶舒缓的香氛,抑或是上一堂解压的“音乐疗愈”课程……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一些释放焦虑情绪、提供情感陪伴的产品和消费业态逐渐兴起,“情绪经济”正在点燃石家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消费热情。
在这种为“情绪价值”买单的背后,是一种消费新趋势,由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多方团队发布的《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4)》也显示,青年网民买新奇买快乐,愿意为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内容“下本钱”。
对此,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访。
情感化设计
为商品装上“情绪开关”
走进东尚年轻力中心的“名创优品”门店,货架上摆满了形态各异的“捏捏乐”玩具——从仿真泡沫番茄到可拉伸的硅胶香蕉,年轻人张煜昊正用力揉捏一只“拒绝蕉绿”解压玩具:“工作压力大时,捏碎它的一瞬间,紧绷的神经仿佛也跟着释放了。”店长介绍,这类产品日均销量50件,复购率高达60%。
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毛绒玩具找回生活的松弛感。
在北国商城负一楼,一家售卖毛绒玩具的品牌集合店内,摆放着上万个大大小小的玩偶,有动物、水果、花朵、小酒瓶等多种造型,几个年轻人正在柜台前拿着玩偶摆拍。不远处的毛绒玩具jellycat品牌店,各种穿花裙子的兔玩偶因其细腻的手感和可爱的设计而备受青睐,不同的玩偶甚至有属于自己的名字。“柔软蓬松,摸起来很舒服”“虽然是小物件,却能为情绪充值”“我定制了一个送给闺蜜”……谈到为什么会来买毛绒玩具,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顾客,在众多回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是:治愈和陪伴。
“我购买的不是玩具,而是快乐、新奇的体验。”当年轻群体热衷为情绪价值买单,这将促使商家不断创造新的消费场景,形成独特的“情绪经济”。
在位于勒泰中心的气味图书馆,记者看到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制作精美的香薰,还有小型香片、扩香石、香味沐浴露等,吸引了一批顾客在店内选购,该品牌的愿景是“放松悦己的仪式感”。据了解,该品牌目前已经在石家庄开设了四家门店,销量十分可观。
根据淘宝统计数据,今年2月以来,该平台上相关的中式香订单量环比增长280%,香薰炉、香插等商品的订单量环比增长480%,相关评论区最高频的留言是:“回家闻到就很治愈,能让心情得到放松”。
实体商业
开启“情绪价值”改造
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情感体验的需求,石家庄的许多实体商业场所也纷纷进行了“情绪价值”改造。
位于中储城市广场的氧气酒吧专门开辟了一个房间,供前来消费的顾客解压,房间内用围挡划出了一片专门的空间,并提供上百个空酒瓶子,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投掷,摔瓶,发泄心中的疲累。“我感觉非常爽,很解压,他们设计的这个空间挺有想法的”下班后爱来这里小酌放松的卢女士对记者表示。
据中国儿童产业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八成的中国家庭,儿童相关开支占了家庭总开销的三成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攀升。因此,宝妈们才是商业综合体不容忽视的消费主力,解锁宝妈所需要的“情绪价值”也就成了关键。记者在石家庄各大商业综合体走访发现,“高质量陪伴式‘遛娃’”正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孩子很喜欢这,既吃得开心也玩得开心,也省去我们很多力气。”周末带娃来万象城西贝莜面村就餐的吕女士对记者说道,据了解,石家庄许多餐饮门店纷纷推出儿童套餐和娱乐区域,甚至送玩具盲盒,像必胜客、谷连天、黄记煌等都加入了这场“遛娃大战”。而西贝则提供更为专业的儿童餐及配套服务,还配备了儿童餐具、座椅、绘本和玩具等设施,成为商场的引客利器。不可忽视的是,亲子业态具有“一拖N”的虹吸效应,能够延长消费者停留时间,并带动家庭其他方面的消费。
在“吃”这件头等大事上,“情绪价值”也是重中之重。营养好吃的儿童餐、安全温馨的就餐环境和丰富有趣的亲子活动为宝爸宝妈提供了一个集美食、亲子互动、教育于一体的家庭欢聚餐厅,让每一次用餐都成为一个家庭的美好回忆。不难发现,这些成功的商家都把握住了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场景营造、互动体验和个性化服务上下足了功夫,力求把“情绪价值”拉满,从而激发商业价值。
情绪赋能
催生灵活多变新业态
除了产品设计和场景营造,传统业态与情感需求深度融合后,也催生出多元化的消费新场景。
在裕华区祥泰路的尔尔音声疗愈空间内,30余名市民正闭目盘坐在星空投影下,跟随音乐治疗师的引导轻敲颂钵,低频音波在空气中共振,白领王薇眼眶微红:“工作焦虑时,这种声波按摩像给大脑做了SPA。”除此之外,场馆还推出了一系列诸如手碟鼓点疗愈、古风疗愈等课程,让客户在音乐中找回心灵的宁静。场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年以来,这类结合音乐疗愈的课程预约量大幅增长,九成参与者为25至35岁职场人群。
此外,一些“情绪经济”的产品还体现出明显的数字性。近年来,“AI心理陪伴师”“AI情感咨询师”等虚拟服务在网络上走红。这些产品服务更便捷、私密,被网友称为“电子闺蜜”“电子伴侣”。互联网从业者苏靖购买“24小时在线树洞”服务,通过陌生人倾听释放考研压力,“我感觉聊完以后释放多了,感觉心情通透了不少”,198元购买的一晚情绪宣泄,比心理咨询更具即时性。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发现,不少店铺提供陪聊、哄睡、叫醒等虚拟商品,这些商品往往通过语音或文字聊天提供“情绪价值”,售卖价格在10元到上千元不等。
另一方面,“情绪经济”这种跨界融合、灵活多变的新业态、新模式给市场监管带来了新挑战,需要多方采取措施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此,相关专家提醒,作为消费者,在享受“情绪消费”带来的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应增强辨别能力,理性对待情绪消费品,比如,在购买线上的虚拟产品时,要注重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积极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比如户外运动等,以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式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作为商家,要坚守底线,注重自身能力建设,适应消费变化趋势,既要有短平快的项目,也要坚持长期主义,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建立核心竞争力。持续激发“情绪消费”,需要商家不断提供情感互动、文化体验,同时也要重视产品质量,才能真正将“情绪经济”的“流量”转化为“留量”。(记者 殷商阳)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