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三月初十日,是民间传统的“上巳节”,也是民间传统的“撒种节”,还是云神云中君诞、山西省洪洞县侯村和辛南村为纪念娲皇诞组织的庙会日、长生保命天尊下界日、云南省阿昌族人民的撒种节和尝新节以及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活动日。这一天是祭祀土地神和祖先灵魂,庆祝春天生机勃勃的节日,也是春天播种,关乎一年丰收的关键日子。这一天,人们会进行独具特色的习俗活动。今天农历三月初十,记得“吃三样,做一事,忌一事”习俗,平安健康事事顺!
1、吃三样
1、妈祖面
农历三月初十是莆田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活动日,自古就要准备丰盛宴席,经过不断沿革,至今演化成包含有妈祖面、四两香、清水虾、清炖鱼、糖炒金钱饼等16道菜肴的宴席。 对许多妈祖敬仰者和四海宾朋而言,“妈祖家宴”飘散的味道,最牵动人心的,是那种弥漫着亲情的、温暖的、平安的味道。妈祖面不但是当地百姓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主菜肴,每逢亲友来访时,当地主人便会特别端出一碗色、香、味俱全,寓意着妈祖赐予的平安、吉祥、富贵、长寿的线面,来迎接尊贵的客人,彰显主人的诚意和良好的祝愿。
食材:线面、肉、虾仁、香菇、包菜、海蛎子、料酒、鸡精
做法:1、把新炸的花生油放进热锅中,用文火先把花生仁慢慢炸至色泽红润脆熟后捞出,直接附上盐巴精末于其上。2、在热锅中放上花生油,将淘净的干紫菜扯成丝状后,并排置于油锅中烤去水分,直至清脆后铲出置放一边。3、将每碗各四块五花肉放进锅中煎熟,将去壳后的整个鸡蛋汁放于锅底,加以文火烧之,用锅铲往四周拨其蛋黄,形成圆形的蛋黄饼,待熟出锅后,用刀切成条块放于一边。4、将香菇、黄花菜、油炸豆腐条等混合于汤中烧开,辅上青菜、蒜、葱、精盐、味精、酱油等调味适中后勺出,即成汤。5、将适量的水烧沸,把精细的线面去掉脖子中红绳,把其抛进滚滚沸腾的水中煮,待线面熟透后,用少量的冷水渗进沸点的面食中,使线面更具柔韧性,口感更佳。6、把线面放进垫有青菜的碗中,浇上汤汁,点少量地瓜酒,在线面上方以八卦的图腾方式,相隔分别放置着五花肉、蛋块、豆腐条,顶方以紫菜、黄花菜及花生仁点缀其中,一碗色、香、味俱佳的妈祖寿面便呈现在客人面前。
2、巳饼
农历三月初十是上巳节,民间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吃“巳饼”。巳饼是一种用糯米粉和豆沙制作的食品,有点类似于汤圆,但形状略有不同。吃巳饼象征着驱邪避疫、祈求平安和健康。无需烤箱,平底锅就能做,外脆内软,超级好吃,简直是糥米爱好者的福音,趁热吃更赞。
食材:糯米粉、白砂糖、豆沙馅、开水
做法:1、盆中称入糥米粉、白砂糖,加入开水,边加边搅拌成絮状,揉成团。2、糥米团和豆沙馅各分成11个搓圆,盖上保鲜膜,豆沙馅可以前期先加工好,也可以买现成的豆沙馅。3、取一个小剂子压扁,中间放入豆沙,收口包紧揉圆,用掌心压扁,放台面上压要刷一层薄油防粘。4、不粘锅倒一点油后,放入饼胚,小火煎至两面金黄鼓起即可,煎的时候要盖上锅盖。5、出炉就闻着很香啦,吃起来味道更是爽,你也做起来。
3、罗非鱼
农历三月初十日是云南省阿昌族人民的撒种节和尝新节,有吃鱼的传统食俗,鱼是撒种节的核心食俗,象征丰收富足。《诗经》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鱼?与子同舟”,鱼更被赋予互助共生的深意。云南人吃罗非鱼比较多,比较主流的吃法,就是包烧、柠檬或者是直接烤,烤鱼相对比较简单,处理干净以后,来点蘸水,蘸着吃就行了。吃鱼有年年有余的寓意,播下去的种子,也会发芽结果。
食材:罗非鱼、洋葱、姜、老抽、生抽、白糖、白胡椒、盐、迷迭香碎
做法:1、罗非鱼刮鳞、去内脏,鳃,洗净。用刀子在上面斜着割几刀,帮助入味,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去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2、将罗非鱼放在盆内,放入老抽少许,生抽、盐、白糖、白胡椒粉、洋葱、姜丝、迷迭香碎,腌渍20分钟左右。3、烤盘铺上锡纸,将腌渍的鱼放在上面,将腌料码在鱼身上,淋上少许料汁。4、烤箱预热220度,进烤箱烤,根据鱼的大小,而定具体时间。中型罗非,25分钟左右即可。5、中间看汤汁没有了,就取出来淋上,反复添加,保持鱼肉的湿润。6、如果罗非过大,一开始则可以用锡纸包裹一下,先烤20分钟,再换敞开式烤20分钟。
二、做一事:祭祀祖先
农历三月初十是撒种节,也是一个感恩的节日,这一天人们会祭祀自己的祖辈,一来是希望他们保佑风调雨顺,二来也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好日子。人们还会利用媳妇回娘家过撒种节的机会,交流农种物品种,达到增产丰收目的。
三、忌一事:忌吵架
农历三月初十是“撒种节”,还是“妈祖回娘家”祭祀习俗活动日,是家人团聚交流的日子,切忌吵架斗嘴,就是在平常日子里也要一家人和睦相处,这样才会让福气进门。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