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市圈,是我国著名的蚕桑产区。清明假期前后,多地开展蚕花庙会、“轧蚕花”、迎蚕神等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围观参与。
一起来体会江南蚕桑文化的魅力吧!
湖州德清:歌手周洁琼化身“蚕花娘子”
歌手周洁琼化身“蚕花娘子”、央视非遗春晚同款机器狗表演……4月4日上午,2025年第27届新市蚕花庙会在千年古镇德清新市拉开序幕,市民、游客踏春赴约,共享民俗文化盛宴。
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新市镇,是中国著名的蚕桑产区之一,千百年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桑蚕文化。相传,清明时节,越国的西施姑娘途经新市去姑苏,被当地采桑姑娘友好围住,西施赠送绢花,为她们送上祝福。从此,“蚕花姑娘”巡游、祭拜蚕神、“轧蚕花”等系列民俗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2007年6月,蚕花庙会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幕式现场,“羽冠珍珠妆”蚕花妆造的发布成为一大亮点。歌手周洁琼身着精美服饰,化身“蚕花娘子”,向观众展示“羽冠珍珠妆”。“想用传承、创新、生命力这三个词语来形容今天的妆造,它用现代美学重新诠释了传统民俗,祝愿每一位戴上‘羽冠珍珠妆’的姑娘,都能成为传播蚕桑文化的最美使者。”周洁琼在采访时说。
据悉,“羽冠珍珠妆”取自宋代风格,珍珠展现了丝绸的细腻光泽,额间的水滴形珍珠取自新市蚕农传说中的“露水育蚕”典故,花片由蚕丝制成,四周装饰了羽毛,象征着蚕蛾化茧成羽。今后,来新市游玩的女性都能在古镇体验周洁琼同款妆造。
花轿大巡游是新市蚕花庙会的重头戏。6位盛装打扮的蚕花姑娘,乘着披红挂绿的大花轿开始巡游。蚕花姑娘将满载着祝福的蚕花、糖果撒向百姓,送上风调雨顺、茧子丰收的祝福。这个清明小长假,新市古镇还将举行尼龙国风社团节、开心麻花演出、运河游船体验等精彩活动。
湖州南浔:重现千年“轧蚕花”习俗
4月4日,第二十七届含山“轧蚕花”民俗活动在湖州南浔善琏镇含山未来合创谷拉开帷幕。作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民俗里的湖州”系列活动的重头戏,这场延续近千年的民间非遗民俗活动,聚焦“轧蚕花”这自发传承的民俗精髓,通过现代美学、青年创业与非遗技艺的多元碰撞,为千年蚕桑文化注入新时代的表达。
上午9时,含山脚下人声鼎沸,蚕农们手持竹篮,头戴蚕花发饰,沿青石板路拾级而上沿袭近千年“轧蚕花”习俗,祈愿蚕桑丰收、五谷丰登。祈福大典结束后,身着蚕丝华服的蚕花娘娘开始巡游撒蚕花。沿途,传统音乐与互动表演相伴,再现蚕桑文化的辉煌。巡游不仅是对蚕花娘娘的敬仰,也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恩。花瓣随风飘落处,皆是千年民俗的鲜活印记。
最亮眼的是蚕花娘娘头上的绢丝蚕花,以古法丝绸为材,纯手工精心打造。绢丝花瓣薄如蝉翼,二十四片花瓣象征“蚕花廿四分”的丰收寓意。周边春花环绕,簇拥着蚕花,传递“蚕花娘娘”庇佑下“蚕事顺利”的美好祝愿。后方蝴蝶配饰与蚕花呼应,寓意破茧成蝶、万物共生,寄托丰收祈愿,同时蝴蝶butterfly谐音“福来”,让蚕花娘娘的发间也流转着福气。妆容清新自然,更衬得蚕花夺目。整体妆造将蚕花元素与春日生机相融,让蚕花娘娘成为福气与美好愿景的象征。
祈福游园会中,工作人员身着古典服饰,引领游客穿梭于古风市集,品尝麦芽塌饼、善琏馄饨等特色美食,赏民俗表演,祈福许愿,享受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最吸睛的当属“百人扎蚕花体验区”,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游客学习蚕花扎制技艺,沉浸式体验传统技艺。00后游客小林制作完成后头戴蚕花,手托直播杆兴奋地对镜头说:“这才是文化和潮流!姐妹们都来这里‘轧’出美丽。”
嘉兴桐乡:几十名蚕娘比赛“剥丝绵”
敲蚕花鼓、轧蚕花、“蚕花仙子”巡游、“剥丝绵”比赛……3月29日上午,一场热闹的“清明轧蚕花”民俗会在桐乡市河山镇八泉村开幕。
这是当地连续第九年举办该活动,活动规模和层次均创新高。开幕式结束后,盛大的民俗巡演立刻启幕。鲜花簇拥、穿着传统服饰的“蚕花仙子”一路向围观群众抛洒蚕花,后面跟着舞龙队、武士队、花船队等各具特色的表演方阵。沿途游客纷纷拿起相机、手机跟随拍照。
“剥丝绵”大赛同样是民俗会的重头戏。“预备——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几十名裹着青布头巾的蚕娘迅速拿起面前堆放的蚕茧,娴熟地将其剥开、清洁、整理……此外,现场还有轧蚕花、踏白船、非遗美食展、高杆船技等众多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村民和游客围观参与。现场还设置了蚕桑文化体验区,孩子们可以在手工区“解锁” 蚕花、茧画制作,亲手“捣鼓”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密码”;大人们则能在 蚕丝被服展示区,目睹一床蚕丝被的“诞生记”,体会匠心传承的“温度”。
“轧蚕花、祭蚕神,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八泉村省级文化特派员顾兴国告诉记者,杭嘉湖一带蚕桑文化由来已久,曾出土过4000多年前的绸片,河山镇至今保存着上千年的农耕文化遗址“桑基鱼塘”,成为江南地区蚕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之一。
植桑养蚕,曾是当地的经济命脉,如今则成了独特的文旅资源。围绕蚕桑文化,河山镇做足文旅融合文章,不仅建成了桐乡市非遗馆蚕俗分馆,还持续举办“清明轧蚕花”民俗活动,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重要“阵地”。
作为桐乡市唯一的省级文化特派员,来自浙江省农科院的顾兴国协助八泉村积极挖掘蚕桑文化底蕴,开发了“桑基鱼塘探源”“蚕丝织技艺体验”“游蚕龙篝火晚会”等一系列研学路线和研学课程。“目前我们的研学产品正在起步推广阶段,去年海南一所国际化学校20余名学生体验后,反响很好,今年计划在嘉兴本地以及杭州进行进一步推广。”顾兴国说。
来源:杭州新闻
编辑:陈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