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差点被美军包了“饺子”,生死存亡之际,一支“天降奇兵”救了他们,当时发生了什么?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争时,美军总指挥官已经从麦克阿瑟换成李奇威,他发现志愿军一般攻击周期只有7-8天,由此推断出志愿军的后备力量不足,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做文章,就有可能打败志愿军。



李奇威的判断是对的,志愿军跨越国界作战,后勤储备不足,一般都只能携带几天的干粮。美军由此想到用装甲部队开路,穿插分割志愿军队伍,切断志愿军的退路,从而围歼志愿军,只差一点,美军的计划就得逞了。

李奇威用“磁性撤退”吸引志愿军不停追击,让志愿军追不上,打不到,等7天一到,志愿军弹尽粮绝的时候,美军开始伺机反攻。这是志愿军离失败最近的一次,如果志愿军没能在这次战斗中突围,那么前线近10万志愿军可能将埋骨朝鲜战场。

幸好黄朝天看破美军的计划,及时做出战斗部署,黄朝天是志愿军第20军58师师长,曾在长津湖战役中大胜美军。当时,黄朝天接到的命令是撤退休整,部队在华川附近,听到震天的枪炮声,长期在战场中锻炼出来的敏锐直觉提醒黄朝天,若是华川被美军突破,那志愿军就会被围攻,损失会变得不可估量。



当时58师电台已被损坏,联系不到上级领导,多耽误一秒,战友们面临的危险就大一分。黄朝天顾不得请示上级,他带着7000多个战友,扛着几十门小火炮,冲向战场,阻击美军。美军的装备一向很够看,大型重型坦克机枪不说,人数也远超58师。

怎么办?硬着头皮也要上,而且只能赢,不能输。黄朝天顾不上刚从火线上下来的疲惫,点兵点将,几个团各司其职,誓要让美军的盘算落空。战斗打响后,174团派到华川东北建立高地,172团的8连清扫296.4高地,一定要把高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保证前线的安全。

8连来到296.4高地才发现,这里已经被美军占领,在夜色的掩护下,8连拿回高地。一夜过去,凌晨时分,战士们累极,放松了警惕,没想到躲在后面的美军突袭,8连的战士们被逼到一处悬崖前。



前面是美军的火力,只有背面一处悬崖,紧急时候,一个战士说可以攀爬悬崖,绕到美军机枪手后面,只要拿下机枪手,我方战士就有机会反败为胜,到这个时候了,只能冒险一试。在大家的枪声掩护下,这位战士贴着接近90度的悬崖,艰难地爬过去,夺掉敌人机枪手的位置,扭转了局面。

在58师的努力下,华川一直没能被美军突破,第九军团的志愿军们的困局,终于破开了一步。58师的战士们,枪炮拼光了,就上刺刀,贴身肉搏,白天敌军的火炮太猛,那就暂时撤下来,等晚上再找机会冲上去。

一个班顶住一个连,一个排对战一个营,用血肉之躯,对抗美军的飞机大炮,整整13天,硬是没有让美军前进一步。最终,58师伤亡近3000人,歼灭美军7000多人,10万志愿军终于走出被围困的境地,美军的美梦破灭。



黄朝天虽然临阵抗命,但他保住了志愿军主力,上级肯定他的能力,赞扬他能根据战局实时做出调整和变化,给予其嘉奖。志愿军的责任与勇气,改写了华川阻击战的历史,让李奇威的设想变成空想。志愿军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和血肉之躯,谱写出动人心魄的战斗之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