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4月6日电(曾玉竹 钱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今天,上海交通大学纪念建校129周年大会举行。校党委书记杨振斌作大会发言,校长丁奎岭作主题讲演。此外,校友代表和学生代表作大会发言。

“今日交大在传承中创新、在砥砺中开拓,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每一项办学成就和发展进步的背后,都凝聚着全体师生医务员工的智慧和汗水,承载着全体校友的关注与支持。”杨振斌表示,校友们这份跨越山海、心系母校的情感,生动诠释了“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精神内涵,也是推动学校在新时代阔步前行的力量源泉。


(大会现场。上海交大供图)

丁奎岭作交大校情报告。他指出,赢得一流声誉,方成一流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的办学声望与社会美誉度,其根本在于广大校友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卓越贡献,正是万千校友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建功立业,方才铸就了今日交大的卓著声誉”。

发言的校友代表来自中国船舶集团,他是上海交大1988级船舶及海洋工程系船舶工程专业校友、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九研究所所长吴鹏炜。船舶及海洋工程系,是上海交大的传统王牌专业。

30多年来,吴鹏炜带领团队致力于海军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也见证了我国海军装备研制事业从跟跑、并跑到现在部分领域领跑的伟大而艰难的跨越。“刚参加工作时恰逢装备研制全面提速,我们的装备水平和技术储备同国外差距大,我们这批年轻科研人员压力巨大。正是母校赋予的专业功底和坚韧品格,支撑我熬过那段艰苦岁月,也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吴鹏炜向师生校友讲述了奋斗历程中的不易与坚守。“如今,在我们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装备发展已实现代际飞跃,大幅缩小了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我们坚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舰船事业必将屹立世界前沿”。发言的学生代表是集成电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晓敏,她的研究方向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光通信技术,目标是通过智能化算法实现通信网络的自主管控。在博士期间,她带领课题组团队搭建了中国高校首个跨城智能光网络现网研究平台,并实现了全球首次基于大模型的光网络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示范。

“如今,我们的研究让大语言模型不仅能服务于个人,还能为复杂的通信网络提供管理,让成千上万的一线运维人员不再需要熬夜值守。每当想到这些改变和突破,我都深感自豪也更加体会到继续科研探索的责任重大。”刘晓敏说,在交大各个学院的实验室里,每天都在孕育着这些聚沙成塔,终将改变整个行业甚至人类文明进程的闪亮成果。从懵懂青年到科研工作者,这期间的蜕变与成绩,离不开交大的培养,离不开师长的教诲,更离不开一代代交大人的精神指引。


(校长奖获奖者上台领奖。上海交大供图)

大会上,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揭晓。该奖项是交大在精神文明领域的最高荣誉,用以表彰在弘扬爱国奋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交大文化、彰显交大精神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员工。经过评选,筑梦交大的“洋青椒”Peter Bradley Shull,狙击“癌王”的创新先锋沈柏用,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坚守者林浩东,白衣为甲的“六边形”医学生胡佳腾,久久为功的跨文化交流使者陶庆,以乐传情的校园文化名片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合唱团,国际创新盛会幕后的稳固基石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上海交通大学专项工作办公室,仁术济世的临床创新转化先锋队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创新团队,驰骋天海的交大创新团队“哪吒”团队,顶尖学术成果的推动者科研院学术发展与成果处等10个个人和集体荣获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杨振斌、丁奎岭为获奖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

据悉,上海交大建校129年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


(校旗从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出发。上海交大供图)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发布建校130周年公告正式发布,诚邀全球校友与社会贤达于2026年4月8日,共聚东海之滨,共谋发展新篇。今天,学校以“思源致远·百卅传奇”为主题,上海交大在徐汇校区红太阳广场举行全球交大人同传一面旗活动启动仪式。杨振斌宣布活动启动,并将校旗传给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中国女子帆船运动员、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获得者徐莉佳。从徐汇校区启程,这面旗传递至闵行校区129周年纪念大会现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北京校友会执行会长刘志欣闵行会场接旗。未来一年,校旗将从东海之滨启程、奔赴全球各地,以五洲四海为卷、汇聚全球交大人的心意,为母校建校130周年送上最珍贵的祝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