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月6日讯(记者 徐赐豪)巴西外卖市场或将迎来变局。
4月5日,滴滴宣布将以“99 Food”的品牌,重启巴西外卖业务。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自2018年收购了巴西最大的本地出行服务商99开始,滴滴近几年一直在对巴西进行持续投入,例如保留99品牌,上线“99Moto”,推出数字钱包“99Pay”, 并雇佣本地高管、参与当地公益安全项目等,将“出行+支付+金融”的模式在巴西落地,并希望与本地出行和支付等多元化服务产生协同效应。
显然,这一次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刚刚交出亮眼财务答卷的滴滴或许已经做好了准备。
滴滴在巴西的骑手
滴滴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
据悉,滴滴于2018年通过收购出行平台99进入巴西市场,为当地用户提供出行、金融和配送服务。经过7年的发展,滴滴目前在巴西拥有5000万活跃用户。
实际上,2018年国际业务拓展初期,滴滴就从国内派了一部分人员到海外探索外卖业务。
以墨西哥市场为例,滴滴外卖与 Uber Eats 错位竞争,依靠更低的餐品及配送价格,从用户端拿下了半数以上的市场,五年内成长为当地最大外卖平台。
目前,作为墨西哥唯一提供出行、外卖和金融服务的平台,滴滴在当地服务大约1600万月活跃用户,拥有50万活跃骑手,与9万家本地餐厅达成了合作。
滴滴的外卖业务在墨西哥站稳脚跟后,开始陆续进入周边的哥斯达黎加、秘鲁、哥伦比亚等西语区国家,很快用较低的成本就拓展了市场增量。
但在巴西市场,滴滴遇到了不小的对手。
当时,由腾讯大股东Prosus(小K注:一家荷兰投资集团,是南非跨国媒体和科技公司Naspers的子公司)扶持的iFood早于2011 年就在巴西起步,掌握着80%的市场。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在上一次试水外卖业务的过程中, 99Food遭遇到了iFood的霸王条款,即要求商家“二选一”。
最终在2022年前后,包括99Food、Uber Eats在内的多家外卖服务平台宣布停止向巴西餐厅提供外卖服务,仅保留面向超市商家的杂货配送服务。
目前,滴滴在巴西拥有约70万活跃骑手,主要提供配送和出行服务,覆盖了巴西3300多个大小城镇。其中,两轮出行服务上线不到三年订单量破10亿。
滴滴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启巴西外卖业务是滴滴在当地城市服务生态的自然延伸,不是从零开始。
“不少当地商户希望,滴滴不仅能提供出行和配送服务,也能够提供外卖服务。外卖业务重启后,平台上的骑手既可以送人送货,也可以送餐。”上述滴滴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说道,滴滴希望依托在巴西长期深耕所积累的品牌、市场、物流、人才和产研技术优势,服务生态内商家和用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持续提升用户“一站式”体验,让用户在一个平台中体验出行、点餐、支付等多元化服务。
“国际业务已经成为滴滴重要的增⻓引擎。”滴滴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也是滴滴国际化战略的一个具体体现 —— 聚焦现有市场,持续深耕,做深做透,为当地用户打造“一站式”的生活服务平台。
目前,滴滴的国际业务覆盖了拉美、亚太和非洲的14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埃及、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多米尼加共和国、智利、厄瓜多尔、巴拿马、哥伦比亚、秘鲁和哥斯达黎加。
据最新发布的滴滴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滴滴国际业务在2024 年的总订单量达 36.13 亿单,GTV 达 913 亿元,同⽐增⻓34.8%,连续四个季度交易总额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四季度,国际业务订单量达到 10.16 亿单,同⽐增⻓ 29.8%,季度⽇均订单突破⾄ 1100 万单。
拓展巴西外卖市场,差异化更重要
根据第三方数据服务商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3 年,巴西的外卖市场增长了50.8%,总规模达到1390亿雷亚尔,年增长率约15%-20%(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12%),外卖用户仅占人口的30%左右。
不过上述数据同时指出,巴西外卖市场中配送成本占订单金额比例高达30%,中小城市渗透率不足30%,以及现金支付、分期付款(占58%订单)与即时支付(PIX系统占比55.9%)并存的复杂支付生态。
市场数据显示,iFood月交易额达80亿雷亚尔,在巴西国内的外卖应用市场上保持80%的市场占有率绝对优势。但若计入电话、WhatsApp等传统订餐方式,其实际市场占有率降至20%至25%之间。其在巴西的主要竞争对手Magazine Luiza 旗下aiqfome外卖送餐平台已渗透巴西700个城市,月外卖订单量超200万。
显然,高速增长的巴西外卖市场仍然有相当可观的空间,这也吸引着中国玩家。
巴西卖家联盟创始人陈赫铭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西外卖市场远未饱和,iFood虽强势,但服务集中在高收入地区,中小城市覆盖不足。
“因交通拥堵和分散的城区布局,导致其平均配送时间都较长。”陈赫铭向记者说道,自己曾在巴西点了夜宵花了一个半小时才收到。
“避免正面战场”。陈赫铭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称,绕开iFood固守的高收入区域,滴滴或许可以通过深耕夜间配送、生鲜杂货等垂直场景,实现弯道超车。
“中小企业更欢迎能带来增量订单的平台,而非与现有巨头分食存量。”在他看来,滴滴(99 Food)可发挥本地运营和跨业务协同优势,避免与iFood的直接对抗,转而寻找差异化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