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学会旗下期刊《Interface》2月19日发表一项研究,发现我们的主动脉不仅仅是个被动血管,而是一个真正的"第二心脏"!南加州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团队通过159名受试者的研究证实,主动脉不只是传输血液的管道,它能像心脏一样主动泵血,为心脏提供关键辅助,特别是在心力衰竭等情况下可能扮演生死攸关的角色。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循环系统的认识,为心血管疾病治疗开辟全新思路!
主动脉怎么可能是"第二心脏"?它不就是一根血管吗?
没错,主动脉确实是血管,但研究发现它不只传输血液,还能主动泵血!当心脏收缩时,主动脉被拉伸储存能量;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反弹释放能量,产生"波浪泵送效应",协助血液循环。
这种"波浪泵送效应"是怎么运作的?
你可以想象主动脉是一根弹性橡皮筋。心脏跳动时,主动脉被拉长(储能);心脏休息时,主动脉弹回原位(释能),这个伸缩运动产生波动,推动血液流动,形成额外的泵力。
"第二心脏"的发现对医学有什么价值?
重大价值!首先它改变了我们对循环系统的基本认识。其次对心力衰竭患者,这可能是救命发现——当心脏泵血能力下降时,主动脉的辅助泵血作用可能成为关键支持。这为开发新型心脏疾病治疗方法提供全新思路。
真的是这样吗?如何证明?
研究团队用了两种方法:一是给159人做核磁共振,直接观察主动脉运动;二是在实验室构建人工主动脉模型,排除心脏因素,单独测试主动脉的泵血能力。结果发现,健康人的主动脉伸缩更强,而心力衰竭患者的主动脉伸缩明显减弱。
主动脉泵血和心脏泵血有什么不同?
最大不同是泵血机制!心脏靠肌肉收缩泵血,像活塞;主动脉靠弹性伸缩泵血,像弹簧。更神奇的是,主动脉泵血方向可双向变化,取决于心率和主动脉硬度,形成一种复杂的"波浪动力学"。
为什么之前没人发现这个"第二心脏"?
因为它太狡猾了!主动脉泵血效应被心脏强大的泵血作用掩盖,并且需要特殊条件才明显——比如心脏功能减弱时。加上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主动脉的被动功能,忽略了它的主动泵血能力。
这个发现对心脏病患者意味着什么?
新的希望!特别是心力衰竭患者。研究显示,当心脏变弱时,主动脉可能自动"加班"来补偿。未来的治疗可能专门增强主动脉的泵血能力,减轻心脏负担,这是全新的治疗方向。
年龄和健康状况会影响主动脉泵血能力吗?
绝对会!研究发现,健康人的主动脉伸缩更强,泵血更有力。随着年龄增长或疾病发展,主动脉变硬,伸缩减弱,泵血能力下降。这可能是年老和心脏病患者循环问题加重的又一原因。
这项研究可能带来哪些医疗突破?
可能性无限!一是新药物开发——增强主动脉弹性的药物可辅助心脏功能;
二是新治疗技术——针对主动脉泵血功能的强化训练;
三是诊断创新——通过评估主动脉泵血功能,早期预测心血管风险。
我们普通人能从这个发现中获得什么健康启示?
保持血管弹性就是保护你的"第二心脏"!坚持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减轻压力,都有助于维持主动脉弹性,让你的"双心脏"系统高效运转,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作为人体"第二心脏"的发现,是循环系统研究的重大突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医生会同时关注病人的"两颗心脏"——传统心脏和这个新发现的"主动脉心脏",开发全新的综合治疗策略,为心血管健康带来革命性进步。
参考文献:
1. Aghilinejad A, Bilgi C, Geng H, Pahlevan NM. (2025). Aortic stretch and recoil create wave-pumping effect: the second heart in the systemic circul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2: 20240887.
2. The Daily Galaxy. (2025). "Scientists Discover a 'Second Heart' That Powers Our Blood Circ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