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文与科学:

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八届(2025)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

暨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

2025年,适逢中 国大学通识教育实践20周年,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成立10周年。值此契机,我们将以“艺术、人文与科学:通识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召开第八届(2025)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

会议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直面当代教育与社会的整体变革,思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与实践应用、人工智能与艺术人文之间的内部张力与互动关系。同时,引入艺术视角,在艺术经验与社会经验、人心涵养与人格养成、知识生产与社会创新的多重关系中,探讨“新时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和实践路径。

会议将于2025年4月12—13日(周六、周日),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包括大会主论坛、分论坛、圆桌讨论,同时特设中国艺术院校校长论坛

我们期待与各位教育专家相聚西子湖畔,共同思考:艺术人文何以回应挑战、更新知见,通向大学教育的有为之学;通识教育何以扎根社会、直面变革,实现人的保存与发展。

4月11日

10:00

17:00

会议报到: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108行知空间

(已在系统报名的老师可于现场刷公务卡参会)

14:30

17:00

艺术创作工作坊

4月12日 2号楼小剧场

08:30

08:55

参观艺术教育案例展

电影学院3号楼1楼展厅

09:05

09:15

开幕致辞

09:15

09:25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2024年度工作报告

李 猛(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主席)

09:25

10:40

教育家论坛

林建华(北京大学原校长)

陈春声(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

童世骏(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甘 阳(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秘书长)

10:40—10:45 会议合影

10:45

12:05

大会主论坛演讲

许 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杨燕迪(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原院长):《AI时代再思艺术教育的人文性》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艺术教育与研究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3:30

16:30

大会分论坛

分论坛1 艺术经典与审美教育(国际教育学院、南特设计联合学院17-101展览中心)

分论坛2 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贯通(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1楼报告厅)

分论坛3 通识核心课程与经典研读(跨媒体艺术学院18-314阶梯教室)

分论坛4 书院制与人才培养(国际教育学院、南特设计联合学院18-211NA教室)

分论坛5 实践型教学与应用人才的培养(国际教育学院、南特设计联合学院18-205多功能教室)

分论坛6 人工智能:科学与人文的新视野(国际教育学院、南特设计联合学院18-214NA多功能教室)

16:30

18:00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1 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贯通(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1楼报告厅)

圆桌讨论2 面向大众的艺术教育(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11-201多功能厅)

圆桌讨论3 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图书馆象山馆区2楼帕伽马雕塑研习馆)

4月12日 水岸山居大会议室

第六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中国艺术院校校长论坛)

会议主题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教育:艺科何以贯通,数智如何赋能

13:30

17:45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Ⅰ 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数智时代的立人之道与教-学关系

圆桌论坛II 人工智能与艺术智性:数智社会的学科交叉与知识生产

17:45

18:00

论坛总结

4月13日 民艺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09:00

11:30

大会主论坛演讲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AI时代:通识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牟 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展开家庭变迁 演化社会进程-家庭编年史课程实践报告》

孙凌云(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赋能人机协作的未来》

李行德(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主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赋能与消能——浅谈人的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差别》

朱 菁(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通识教育与终身学习》

11:30

11:45

大会总结

甘 阳(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秘书长)

13:30

17:00

自由参观展览

“《黑神话:悟空》艺术展”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路218号)

肖峰艺术馆开馆暨“时代之子——肖峰、宋韧艺术展” 肖峰艺术馆(虎玉路1号)

“三重阶:中国与东亚当代手工艺学术提名展” 民艺博物馆

“东方斐帝亚:刘既漂设计艺术展”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动画的学脉与精神研究展”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造图叙语——2025国际纹样创意设计邀请展”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教育案例展” 电影学院3号楼1楼展厅

大会主论坛特邀嘉宾(按发言顺序)

李 猛(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主席)

林建华(北京大学原校长)

陈春声(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

童世骏(上海纽约大学校长)

甘 阳(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秘书长)

许 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杨燕迪(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音乐学院原院长)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牟 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孙凌云(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

李行德(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主任)

朱 菁(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

中国艺术教育论坛(艺术院校校长论坛)特邀嘉宾

(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文 锋(四川音乐学院院长)

朱尽晖(西安美术学院院长)

闫 艳(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

李 伟(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

李 彤(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

许 江(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

邱志杰(天津美术学院院长)

余旭红(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张 炼(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

杨燕迪(哈尔滨音乐学院原院长)

林 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范 勃(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欧阳俊虎(云南艺术学院院长)

段胜峰(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

胡秉文(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黄昌勇(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谢 斌(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

董占军(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董德君(浙江音乐学院副院长)

彭 丽(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地图

* 会议期间,将由学校统一办理已缴费嘉宾的入校预约,敬请留意短信。

具体议程以会议当天发布为准。

未缴费嘉宾请通过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或支付宝预约入校。预约方式: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进校预约。

来 源|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

编 辑|王世桦 陈舒婷‍‍

责 编|刘 杨‍‍

审 核|方 舟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