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博博 拍摄的试航船只经过漯河市区的视频。

近日,筹备已久的平顶山至漯河航运正式进入试航阶段,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河南内河航运发展迈出关键一步。沙河航道的通航,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构建起通江达海的水运新通道。

平顶山至漯河航道试航

平顶山至漯河航运的试航,是河南省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沙河航运的正式运营和不断完善,它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河南更好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水运力量。


沙河航道平顶山至漯河段

从平顶山港出发的货船,沿沙河依次经漯河港、周口港,沿淮河而下既可进入京杭大运河,也可进入长江航道,进而抵达南京、上海等地。河南沙河漯河至平顶山的通航线路全长约95.56km,途经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



沙颍河全线通航建设再传捷报!4月2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3月30日,两艘500吨级试航船舶从漯河军李船闸出发,历时3小时成功完成河道试航任务,标志着我市“通江达海”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天10时许,试航船舶自漯河军李船闸鸣笛启航,沿沙河主航道一路上行,依次安全穿越简城村桥、范辛铁路桥等8处控制性桥梁,于13时平稳停靠在平顶山港南港区码头。全程航道水深稳定在2.4米以上,新布设的航道岸标、桥标、浮标、水尺使用正常,验证了航道工程的显著成效。

着眼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我市已锚定新的水运发展方向:谋划推动沙颍河平顶山港至漯河港航道升级工程、平顶山港扩容提质工程、北汝河复航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快实施唐河沙河连通工程项目,谋划接入国家高等级内河航道网。届时,可打造千吨级船舶直达长三角的黄金水道,形成豫西南物资外运的新通道。

“豫交投001”进入河南

3月30日晚9点52分,一声清脆响亮的汽笛,骤然打破了沙颍河夜空的宁静。在众人的期待中,河南省首艘千吨级新能源智能货船“豫交投001”号,缓缓驶入河南境内,这标志着河南省内河航运向绿色化、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


“豫交投001”号是什么来头?它是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联合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院士团队及多家航运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历经艰辛的钻研与拼搏,共同孕育出的“智慧结晶”。

作为科研项目《河南省沙颍河航道智能绿色航运装备研发与管控模式示范应用》的核心载体,“豫交投001”号的成功入豫,标志着河南省内河航运正式踏入绿色化、智能化的崭新时代,也为探索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了“智慧基因”。

“3月19日,‘豫交投001’号从杭州启航,历经11天的航程,已在钱塘江、长江、洪泽湖、淮河和沙颍河上顺利完成了自主航行功能测试,现在正停靠在周口港沈丘作业区进行设备调试。”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待设备调试完成后,“豫交投001”号将在平顶山—漯河—周口航线上反复开展有人监督条件下的自主航行、远程驾控载货测试及功能验证。在未来承担沙颍河航运运营任务的过程中,“豫交投001”号将带来一系列创新实践,并开创内河货船自主航行运营的全新模式。它将借助船载仿生视觉、多传感融合、类人智能体协同处理等前沿技术,实现船舶在大部分运营时间能够自主运行,并支持远程驾控,构建“岸基控制中心+自主航行+船上安全员”的多重接管机制,在显著提升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减轻船员的操作负担。

不仅如此,内河船员的工作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船舶的高度自主能力,将催生“上船即工作、休息即下船”的工作模式,提高船舶运营的灵活性,让船员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能源供给模式同样面临重塑。“豫交投001”号将打破传统运输系统的束缚,按照绿色、自主、远控的理念,重新规划内河航运的能源发展方向。通过科学布局能源网络和充(换)电站,提升船舶及整个交通系统的绿色能源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为匹配智能化、自主化特性,“豫交投001”号优化了舱室布置,改良驾驶舱设计、增设多功能舱室,同时还改进船舶型线,大幅提升单船装载能力,打造出在浅水条件下操纵性与装载能力兼备的新船型,为同类航道智能化升级树立标杆。

来源 | 平顶山日报 河南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