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运河史,即是半部中华文明史。”4月5日晚,由北演公司出品的话剧《运河1935》在六安安演剧院·红剧场上演,这部“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二度全国巡演,以推广运河文化,传播运河精神,让运河沿线及周边地区的各地观众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运河儿女的爱国情怀与英勇抗争。

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演出现场精心搭建了符合时代特点的人造背景,老旧的石桥,飘荡的木船,坚韧的长篙,这些背景与道具在整部话剧中一直出现,而这一船、一桥、一长篙就是贯通整部话剧的脉络。狡猾的汉奸与迷茫的二弟在石桥上密会,飘荡的木船搭载着朴素的渔民穿越石桥,坚定的大哥手持竖直的长篙挺立船头,这一幕幕饱含深意的演出,象征着那个特殊时代运河儿女的觉醒与抗争。




演出当晚,众多六安市民携带子女前来观看,“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带着孩子来看这种很具有教育意义的话剧不仅能帮孩子提高素养,也能让孩子更加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了解我们历史。“市民周斌先生以前带女儿参观过六安的淠史杭工程,为她讲述过我们六安人自己的淠史杭历史与精神,这次带着女儿一起来观看这场话剧,是希望女儿记住我们从抗战到发展所一直坚持传承的是何种伟大的精神。


一方水土传承一方精神,不屈奉献的运河精神与淠史杭精神在六安安演剧院·红剧场内交错呼应,台上演出了一段运河故事,也为现场观众打开了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来源:六安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程继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