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日晚上,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见证了一场争分夺秒、生命至上的暖心救援,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由南京飞往深圳的金鹏航空 Y87534 航班上,一名 28 岁的女性旅客孙某突发身体不适。飞行途中,孙某出现心慌、手足发麻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情况危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机组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当机立断决定备降南昌,为孙某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接到航班备降通知后,南昌机场展现出了极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精神。运控中心迅速安排了 501 机位,同时通知医疗救援力量和担架队员紧急待命。21 时 19 分,四名医务人员携带齐全的急救设备提前抵达停机坪,严阵以待。21 时 32 分,航班平稳落地,医疗团队第一时间迅速登机处置。经过细致检查,孙某生命体征虽平稳但血压偏高,初步判断她是因幽闭恐惧症引发过度通气综合征。医护人员随即对她展开心理疏导,用温暖的话语和专业的技巧缓解她紧张的情绪,并迅速将其送往机场急救中心做进一步观察。
在机场急救中心,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孙某的症状明显好转。22 时左右,她的血压逐渐回落至 138/73mmHg,脉搏也稳定在 80 次 / 分。22 时 30 分,确认孙某身体已无大碍后,在医务人员的陪同下,她前往机场南门附近的酒店休息。南昌机场负责人也表示,此次救援后,他们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出行安全。
这场发生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的紧急救援,不仅体现了机组人员在突发状况下的冷静决策,更展现了南昌机场各部门之间的高效协作与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每一次飞行旅程中,旅客的安全都离不开各方的守护。而孙某的经历,也成为了南昌机场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生动实践。她事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南昌机场工作人员专业、迅速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救援行动的深深敬意。
此次事件,不仅增强了公众对于航空安全的信心,也让南昌机场的应急处理流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机场方面趁热打铁,组织开展了多场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员工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确保每一位旅客在遭遇意外时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援助。
与此同时,南昌机场还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动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配医疗资源,为旅客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你身边有没有类似因为各方全力协作而成功救助生命的感人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温暖与担当。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时事热点我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