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首批“一免两减”房源交付,
暖心政策广拓“才”源;
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会举行,
助力珠海向“高”而飞;
清明假期很“热”,
各大景点、酒店、商圈等
迎来旅游热潮,
各大口岸迎来出入境高峰
……

近日,
珠海这些方面被央媒、省媒报道

珠海假日经济“热”力足

政策赋能、平台搭建,珠海诚揽天下英才;向“高”而飞、珠海打造“天空之城”新标杆;景点、酒店、商圈等迎来旅游热潮,珠海假日经济“热”力足。

央视《朝闻天下》、人民日报客户端、《南方日报》《广东新闻联播》报道,珠海通过“首年免费住、次年租金三成、第三年租金减半”的“一免两减”创新模式,吸引全球青年英才汇聚。4月3日,首批1003套“一免两减”房源已正式交付使用。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中新网、《南方日报》报道,欧美同学会第四届“双创”大赛启动仪式暨媒体推介会4月1日在珠海举行,本次大赛首次在大湾区设赛区,旨在搭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湾区产业资源对接的桥梁,为全球海归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点击图片查看中新网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近日,珠海举行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投资机构的近200名嘉宾共同探讨低空经济发展路径,推动珠海低空产业蓬勃发展,向“高”而飞,力争在全国低空经济战略布局中发挥重要牵引带动作用。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南方财经推出报道《天眼看珠海⑥丨从“修天路”到创新场景,珠海如何织就低空新版图?》,报道称,从大湾区低空特快专线的开通,到“低空+消费”“低空+旅游”“低空+服务”等新模式的推出,珠海不断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拓宽低空经济产业的商业化实践。

点击图片观看南方财经报道▽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广东今年清明热门旅游目的地大都集中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其中,游客关注度较高的景区景点包括广州、珠海的长隆旅游度假区。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这个清明假期,以慢节奏为特点的“慢旅行”成为游客释放压力的新选择。其中报道称,可去珠海情侣路沿线“骑行驿站”,感受“无目的漫游”的松弛感。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自“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以来,港澳居民节假日赴广东休闲消费热度持续攀升。这个清明假期,珠海的酒店、商圈、餐饮等行业热度显著增长,乡村休闲游也是逐渐吸引了港澳人士的目光。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央视《中国新闻》报道,中国过境免签政策让外籍游客来华热潮已经快速拓展到“文旅+”等诸多新业态。报道称,热门打卡地珠海市金湾区“红旗1970艺术区”,不仅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更通过非遗活化、文化互动,向世界展示了珠海“甜蜜名片”的独特魅力。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中国新闻》报道▽

《广东新闻联播》报道,去年以来,珠海市以文旅体+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智慧旅游为突破口,成功构建起智慧景区+沉浸体验+数字生态的全域旅游新模式。全年接待游客突破507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42.66亿元,彰显了大湾区智慧旅游高地的强大吸引力。

点击视频观看《广东新闻联播》报道▽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近年来,珠海将农村老屋农田变成网红打卡地,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吸引了众多港澳人士前来创业、定居,激活了闲置农房,释放了乡村活力。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珠海在盐碱地上种植莲藕、凤梨、莲雾等经济作物,有效治理盐碱地的同时,出产作物更是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深受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喜爱。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珠港澳间多口岸
人流、车流两旺

清明假期,珠海各大口岸迎来出入境高峰。此外,港珠澳大桥一季度客流车流双创新高;横琴赴澳“一签多行”让“双城生活”便利度再上新台阶……

人民网、新华社、央视《正点财经》、《光明日报》报道,清明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将达210万人次。其中,珠海拱北、港珠澳大桥、青茂、横琴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将达到36.7万、12.3万、11.4万、9.5万人次。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网报道▽

《新闻联播》报道,据港珠澳大桥海关统计,4日,海关监管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车辆超2.35万辆次,同比增长32.8%。其中,进境车辆突破1.39万辆次,同比增长59.8%,创下历史新高。

点击视频观看《新闻联播》报道▽

央视《朝闻天下》报道,清明假期首日,珠海各口岸迎港澳居民返乡祭祖、探亲旅游高峰。截止到当天16时,珠海边检总站已查验出入境客流超38.5万人次。

点击视频观看央视《朝闻天下》报道▽

新华社、央视《正点财经》、中新社、《南方日报》《广东新闻联播》报道,今年第一季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客流、车流累计超过750万人次和156万辆次,两项数据均创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以来同期新高。

点击图片查看新华社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网报道,自2025年1月1日横琴赴澳门旅游“一签多行”政策正式实施以来,截至3月30日,横琴边检站已累计验放持该签注出入境旅客超6.6万人次,单日最高验放量超2000人次,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琴澳“双城生活”便利度再上新台阶。

点击图片查看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

南方+客户端报道,自4月1日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实施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实施,对注册登记在合作区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书立的买卖合同,免征印花税。这是继“双15%”、分线管理政策之后,又一项税收区域性政策在合作区实施。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南方+客户端报道,横琴澳青就业服务专窗4月1日上线,开通咨询热线,持续为群众提供申请条件、申请资料、办理流程等方面咨询服务,推动更多澳门青年到合作区就业生活。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报道▽

南方+客户端报道,作为首批进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澳资物业服务企业,南粤澳玛携20年澳门服务经验跨境而来。从24米高空幕墙清洁,到重点楼宇项目的专业养护,这家备案澳企以澳门标准,在跨境融合中探索现代服务业新范式。

点击图片查看南方+客户端 报道▽

中新社报道,拱北海关联手澳门市政署给澳门“菜篮子”增鲜。4月1日,首批每日供应量调高后的“小品种”食用水生动物顺利供应澳门,澳门市民的“菜篮子”有了更多选择。

点击图片查看中新社报道▽

抢抓机遇,奋勇争先,

珠海鼓足干劲,

美好未来的答卷正在书写!

封面图/珠海发布 李建束

制图/珠海发布 金阁

整理、编辑/珠海发布 明敏

责任编辑/田海

三审/种筱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