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有湖南网友发帖,扫个墓,把亲情扫没了!
回老家给父母扫墓,恰好碰上隔壁邻居发小也去扫墓,我看他只俩口子,就问他哥哥姐姐妹妹怎么没一起来,以前他们家来扫墓,可是一支大队伍!
发小说,以前来扫墓,都是几兄妹举家一齐上阵,雷打不动在他大哥家吃午饭,因为他大哥就住老家。所以,他大哥就负责起一家人的午饭,买菜、洗菜、洗刷,他大嫂忙的不亦乐乎。长此以往,他大嫂不乐意了,去年清明节就说了,今年各扫各的。而弟妹们听了这话,据说今年扫墓不但没一起来,而且扫完墓就各回自家。
我猜想,做饭不是主要理由,估计是他们去年给父母坟墓翻新,里边存在经济瓜葛有关…
- 此帖一发,迅速引发网友围观和热议浪潮。
我们来看看网友的评论和观点:
我们姐弟三个每年去给父母扫墓,结束后都去大哥家吃一顿饭,但是我们从不空手去,所有吃饭的食材都是我买,弟弟会买些水果零食。然后一起去大哥家,所有女人都到厨房一起忙乎做饭,吃完饭也要帮大嫂收拾干净。所以二十多年了,从没有红过脸,一直很融洽?
我们三兄弟,我和二哥不在老家,大哥在老家,以前我们扫墓是大哥办祭品我们出钱,扫完墓我们就回家。后来我大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突然就说我们各自准备,这样我就和我二哥合在一起扫,我大哥自己扫,各办各的,一个墓扫两次。
我兄弟姐妹六人,就是我一个人住老家,每年扫墓基本上都是我出钱出力。其实只要兄弟姐妹们能够来,我就已经很高兴了,其它的都是小事。
自从父亲去世后每年回老家扫墓,都是凑在小叔家,我每次回去总是不会空手,除了扫墓必备的物品和祭品,还要给叔叔带点东西。今年清明节前扫墓,我给小叔带了几瓶在家里放了十几年的杏花村。
如果每家给大嫂几百元钱买菜,大嫂应该也乐意煮给大家吃的,不然一毛不拔的吃喝,也是对大嫂的不敬,久了心也有想法的,对吧?
付出的不愿再付出了。享受的再也享受不到免费的了。
回家扫幕哪怕是大哥家,都要带礼物或者给红包,并且洗菜切菜洗碗都应该参与!只动嘴不动手不出钱,天长日久谁愿意啊!
- 无独有偶,近日有四川网友发帖,大家发现没有?现如今清明节扫墓,都是开着车就去了,祭祀完以后,家在城里的就又开着车回去了。他们在农村也都有兄弟姐妹,不知道为什么,中午连顿午饭都没人管,一家人都是各自去扫墓。
这名网友表示,要说这农村人也小气,哪怕是兄弟姐妹,或许是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就能记恨一辈子,完全不顾别人感受,现在农村生活好了,人情反而淡薄了
- 其实,清明清明上坟祭祖,并不是祈求祖先保佑,更多的是家族凝聚,是文化传承。
从家族传承角度看,清明上坟是传承家族文化、延续家族精神的重要仪式。但是,如果“各自为政”,总感觉缺了点意思。可清官难断家务事,背后各有各的原因。
有网友说得好,一个大家庭能聚在一起,一定有一个有智慧的德高望重的长辈,还得有能出钱的小辈,还要有任劳任怨爱热闹的干活的人。大家都要有感恩的心,能出钱的出钱,能出力的出力。这样,一家人才能坐在一起吃吃饭,闹闹家常。
总之,清明祭扫不仅是践行孝道的具体体现,更是家族成员凝聚力的呈现和家文化的传承。祭奠祖先,既是对祖先表示敬意,还是对生命的尊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实,无论以哪种方式祭祖,家族多少人来一起祭祖,都是自己的选择。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敬畏生命,让自己要快乐健康地活着。
人生不易,活在当下,珍惜自己,珍惜身边人,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