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桂北,寒意未消,细雨绵绵,通往全州县天湖方向的山路,蜿蜒崎岖。全州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副大队长李雨趁执勤间隙,带着好几个大包,里面是他和妻子早已准备好的学习用品和吃的穿的物品,又一次驱车沿着熟悉的山山岭岭前往才湾镇天湖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南洞村委寨子脚村。那里,有一对让他牵挂多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父女。
偶然结缘,民警叔叔成了小女孩的“太阳”
7年前,李雨陪同妻子回娘家,偶然听闻了邻村刘李生父女的故事:刘李生本是邻县人,年轻时因车祸致残,入赘到这个偏远山村。在女儿小玉媛4岁的时候,他在外务工的妻子不幸因病去世。一系列的变故让这对父女的生活十分艰难。李雨得知了这对父女的遭遇后,当即请人带路到邻村找这对父女。当时刘李生上山采收山货不在家。他因腿脚不便,只能早出晚归,女儿中午只能靠好心村民的“百家饭”充饥。李雨夫妻二人见状,当场拿出身上所有的现金给了女孩。
“小玉媛穿着单薄,正坐在床上吃着邻居给的一碗白饭。女孩的眼神中充满了怯懦和不安,见到陌生人时,她低着头,不敢直视,仿佛害怕与外界接触。”回想起初见刘玉媛时的情景,李雨仍心情沉重。
“那一刻,我就决定要帮助他们。”站在村前的山坡上,李雨望着脚下蜿蜒的山路回忆道。从那时起,他便与刘玉媛父女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开学和年节,他都会带着各种生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前去看望,平时也经常为父女俩添置衣物。他用自己的方式,为这对父女撑起了一片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玉媛逐渐对李雨产生了信任和依赖。她开始称呼李雨为“叔叔”,把李雨当成除父亲以外最亲近的人。每次见到叔叔,她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不再像最初那样怯懦胆小,而是变得开朗活泼,甚至主动与李雨分享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女孩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她常常骄傲地告诉叔叔自己又考了第一名。
刘玉媛对李雨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一年“六一”儿童节时,她特意用李雨送的彩色笔画了一幅画送给李雨,画中是她和叔叔手牵着手站在阳光下,背景是他们的小山村,画上写着:“我的太阳!”李雨接过画,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女孩的心中已经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如今,刘玉媛已经11岁了,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活泼。李雨说,他会一直陪伴帮扶她,直到她上大学。
肩负重担无怨无悔,不忘初心和使命
然而,人们眼中阳光开朗、爱心满满的李雨,自己的生活中也有风浪。他的妻子4年前突然视力下降,辗转到桂林、上海等地检查就医,诊断结果是视神经脊髓炎,这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患者需常年服药,每年还要住院治疗。李雨一双儿女尚且年幼,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可想而知。但即便肩负重担,李雨仍乐于助人,无怨无悔。
李雨的爱心温暖的不仅仅是小玉媛。他在全州县凤凰镇结对的贫困户是一个孤儿,父母双亡,跟着伯父生活。李雨见孩子性格内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从生活上、经济上给予帮助,更从思想上、情感上经常性地给予关爱开导。这个孩子在他的关爱下,也变得比以前开朗活泼多了。
“我是一名人民警察,也是一名父亲,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李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基层民警的初心和使命。
春季学期开学时,当刘玉媛换上李雨为她新买的粉红毛衣、暖和的大红棉衣,接过李雨每个学期必备的生活费时,她和父亲笑了。
看着父女俩脸上绽放的笑容,李雨觉得,再难的路都值得坚持走下去。“只要他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帮下去。”李雨说。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赵能亮 曾卫玲)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