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绮蝶
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了全球“对等关税”,设定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并对60余个国家实施更高的“对等关税”,最高达50%以上,主要针对中国、欧盟以及东盟等对美贸易存在顺差的经济体。目前,只有中国和加拿大(对美国加征25%汽车关税)已经对美国关税作出反制,引起了特朗普团队、市场及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由于缺少“讨价还价”的筹码,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更倾向于主动做出调整,尽可能地满足美国的要求。印度、日本、韩国等国也都优先准备与美国进行接触,争取达成贸易协议以获得关税豁免。欧盟态度也很强硬,正加紧筹备反制措施,作为谈判失败的替代方案。英国政府甚至计划在下周一发表声明,对特朗普新关税表达“理解”的立场。
此外,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本周出席北约外长会议,向盟国承诺美国不会撤出北约及欧洲。然而,由于美国在贸易、俄乌等问题上接连对欧洲表现出对抗姿态,鲁比奥此行收效甚微,美欧间的裂痕难以通过空洞的保证弥合。
特朗普“对等关税”被中国同等反制,全球贸易战急剧升温
中国第一时间予以强硬回击,是首个对美国此轮新关税予以反制的国家,并且反制的范围和力度都大幅升级。尽管特朗普政府一再警告任何国家不要对美国进行报复,但中国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拒绝接受讹诈和施压,中美贸易谈判必须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特朗普将美国的关税税率推升至自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实施以来的历史新高,全球贸易体系已开始经历剧烈震荡。根据世贸组织初步估计,美国自今年初以来推出的关税措施可能导致2025年全球商品贸易量总体萎缩约1%,比之前的预测下调近四个百分点。
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中国宣布一系列反制举措,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相关做法、将多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等。美国CNN、NBC和《纽约时报》均在第一时间头条报道了中国的反制举措。4月5日,中国反制当天,美国股市期货应声暴跌,道指期货、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标普500指数期货均跌超3%。特朗普同期开始施压美联储准备降息。
另外,中国外交部还在醒目位置发布声明,强烈批评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声明称,近期,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声明提到,美国打着所谓追求“对等”“公平”的旗号搞零和博弈,本质上是追求“美国优先”“美国特殊”,是以关税手段颠覆现有国际经贸秩序,以美国利益凌驾于国际社会公利,以牺牲全世界各国的正当利益服务美国的霸权利益,必然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
▲中方宣布反制措施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连续发布多条提及中国的贴文,为“对等关税”作辩护。
中国的反应令特朗普十分不满,他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中国打错牌了,他们惊慌失措——这恰恰是他们最不能做的事情!”与此同时,虽然特朗普将TikTok出售协议当做与中国进行关税谈判的筹码,但也未能如愿以偿。4日,他再次给予TikTok“不卖就禁用”法律75天宽限期。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裘德·布兰切特(Jude Blanchette)表示,特朗普提出全面关税后,中国“不可避免地”会做出强烈回应。他称,“中国不能再相信与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接触将阻止全面贸易战。尽管白宫警告不要报复,但对中国征收的总关税现在如此之高,中国几乎没有理由保持克制。”
目前中国的反制措施连环相扣、直击美国痛处,显然是早已筹备好的举措。中国此举意在保护自身权益,同时向美国施压,表明不会屈服于单边主义。另外,此次反制比之前的行动更为全面,且大幅升级。
有分析指出,通过匹配特朗普的关税,中国不再只是从边缘小打小闹,而是直接正面回应美国的行动。这不是盲目的报复,而是一次明确的重新校准。而且,中国正在针对一些政治敏感的行业采取打击措施,如农业、工业商品、某些稀土资源的限制以及在“不可靠实体清单”上新增的实体。同时,中国依然保持更广泛的经济开放。
特朗普此轮“对等关税”虽然有孤立中国之意,但其更大的野心是要彻底改写现行的全球贸易规则。美国《外交政策》指出,目前很难看到美国在这些措施中对抗中国的连贯战略,这一轮关税更像是与全球“脱钩”,甚至包括美国的亲密盟友。许多主张“与中国脱钩”的人曾寄希望于“友岸外包”,即将关键供应链转移至更友好的国家,如墨西哥和越南。然而,对这些国家加征的关税几乎让这一选择变得不可行,同时给那些花费巨资转移产能的企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将工业生产完全“回岸”至美国也十分困难,因为美国缺乏从稀土加工到桌游生产的许多行业所需的基础设施,这些产业早已外迁,而且美国劳动力成本较高。
有分析认为,与美国陷入螺旋升级的关税战或将使局势变得更糟,相反,各国应专注于增加彼此之间的贸易流动,尤其是推动了21世纪经济发展的服务贸易。英国《经济学人》指出,美国的进口最终需求占全球份额仅为15%,因此它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远不及在全球金融或军事开支中的地位。即使美国完全停止进口,按照当前的趋势,100个贸易伙伴将在短短五年内恢复所有失去的出口(智库Global Trade Alert计算得出)。欧盟、12个《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成员国、韩国以及像挪威这样的开放经济体,占全球进口需求的34%。
本周文章指出,特朗普此番关税的最终目的是向国际社会传达强硬信息:增购美国货、来美国投资、在美国生产商品,以避免关税。这是美国二战以来首次彻底背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重大转变。随着关税政策的全面展开,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渐清晰显现,市场和各国经济体将迎来更加剧烈的反应和调整。
鲁比奥向北约盟友递“胡萝卜加大棒”效果不佳
4月2日至4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赴布鲁塞尔出席北约外长会议,这是他上任以来首次参加的北约峰会。在跨大西洋联盟面临动荡之际,鲁比奥此行一方面希望在俄乌冲突和美国对北约承诺等议题上安抚盟国,包括提到特朗普正在对普京的拖延战术失去耐心;另一方面则施压欧洲国家尽快实现防务自主,将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以上,并继续采购美制武器。
然而,面对20%的对等关税、美国将大幅从欧洲撤军的消息以及特朗普团队持续对格陵兰岛的威胁等问题,鲁比奥无法给出令欧洲满意的答案,这也使其“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未见成效,甚至可以说失败。比如,在格林兰岛议题上,鲁比奥仍然打“中国牌”,宣称美国控制格林兰岛的原因是不希望中国通过投资主导该岛。但是,鲁比奥这一言论遭到丹麦外交部的反驳,称该岛并没有任何中国投资。
▲参加此次北约外长会议的各国官员合影。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政策研究员拉斐尔·洛斯(Rafael Loss)表示,考虑到近期美国方面的种种言论,尤其是美欧正处于新一轮的贸易战之中,鲁比奥的表态并未真正让盟友感到安心。他还表示,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让任何一个北约成员国将其GDP的5%用于国防开支的前景并不现实。他说,“在冷战时期,一些北约盟国确实将超过5%的GDP用于国防,但那是例外,大多数国家的国防开支是超过3%而已。”
路透社则指出,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军火商被排除在欧盟新国防开支计划外的极大关切,反映出其对欧政策中的一个核心矛盾:特朗普一直敦促欧洲盟友增加国防开支,并为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在此背景下,欧盟正试图将制造业带回本土,因为特朗普曾表示,他对北约的承诺并非绝对的。然而,这一做法与特朗普政府的另一个目标相悖,即开放外国市场以便令美国制造商进入。
特朗普2.0在地缘政治和经济层面都表现出了与欧洲对立的姿态,这也使鲁比奥保证美国将继续支持北约的承诺显得空洞无物。美国的联盟体系建立在其为盟国提供的安全保障等“公共物品”以及长期积累的国家信誉之上,而非靠巧取豪夺与反复无常就能维系。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联盟体系是维持美国独特优势的关键。只要美国维系与欧洲、日本等传统盟友的强固同盟体系,那么美方阵营的经济体量仍超全球半数,使得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如果2025年确实成为世界秩序的又一转折点,那么只能归咎于特朗普政府对美国传统战略的耗损。(详见本周文章)
本周其他原创文章
其他
4月2日至3日,中美两军在上海举行了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工作小组会。这也是特朗普再次执政以来,中美两国防务部门首次公开正式接触。据央视新闻消息,中方在会议上指出,舰机安全与国家安全密不可分,美军舰机在中国当面海空域进行侦察、测量和高强度演训活动,极易造成误解误判,危害中国主权和军事安全。对此,中国军队将继续依法依规回应一切危险挑衅行为,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取消来自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小额包裹关税豁免,该措施从5月2日起生效。白宫还称,将在未来90天内考虑是否把相关规则扩展到来自澳门的包裹。
4月1日,针对中国大陆在台海举行的军演,白宫新闻发言人莱维特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向她通报了演习情况,并称特朗普总统“强调维护台海和平的重要性,鼓励和平解决这些两岸问题,重申我们反对任何单方面以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
4月1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称,美国对主管外国人进入西藏地区相关政策的中国官员,实施了额外的签证限制。鲁比奥敦促中国“不受限制地”允许外交官进入这些地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道,中方欢迎外国人士到中国西藏地区访问、旅游、经商,但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和相关的规定。中方反对无端抹黑西藏的人权、宗教、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反对外国官员以入藏履行职责为名,行干扰破坏之实。中方敦促美方恪守在西藏问题上所作承诺,停止纵容支持“藏独”势力,停止借涉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对美方错误行径予以坚决对等反制。
3月3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年度“外国贸易壁垒报告”,梳理了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对美国出口设置的壁垒。该报告近400页,其中有近50页专门讨论中国。报告称,虽然中国在执行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双方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某些条款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尚未落实一些与农业贸易有关的关键承诺。此外,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在2020年至2021年间远未达到协议规定的采购美国商品和服务的承诺。
高端访谈
更多访谈
基金会动态
更多动态
中美聚焦网|中美交流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