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熊玺)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始终将“民之所忧”化作“警之所向”,以“脚板+科技”织密防护网,用“细心+创新”架起连心桥。从深夜街头的生死时速到寻常巷陌的温情守候,那些藏蓝身影将“人民至上”的理念揉进每一次俯身搀扶、每一句耐心询问,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承诺化作触手可暖的依靠。


4月3日的春夜,晚风掠过西安街头。韩森寨派出所民警孔建峰巡逻至福邸铭门小区时,忽见路灯下人影攒动——一位老人攥着菜篮茫然四顾,鞋上沾满泥渍,围观的群众正七嘴八舌出着主意。“老人家,咱先上车歇歇吧!”孔建峰搀扶着老人慢慢坐上警车,这个过程被路过市民拍下,照片里警徽与老人相映生辉,在周围群众的议论中可以听到“西安警察,好样的!这才是人间四月天”!

当询问老人家住何处时,老人含糊的“家旁边有骨科医院”,民警的思维如刑侦破案般飞速运转。辅警张郝调取周边3公里内医疗地图,孔建峰蹲身轻握老人的手:“您早上出门时,看见过开黄花的树吗?”当老人喃喃道“楼下有片连翘花”,民警立即锁定公园南路——那里仲德骨科医院门前的连翘正值盛放。警车穿过雨幕驶向闲庭信步小区时,后座老人突然指着窗外:“这棵歪脖子树我天天见!”此刻,小区门口正有一群人举着手电呼喊,光斑交错中,老人儿媳冲上来抱住婆婆泣不成声。


这场短暂的紧急寻亲,背后是新城公安深耕的“护老工程”。在分局指挥中心大屏上众多社区情景实时更新;社区书记指着新安装的“平安探头”说:“现在老人容易走失,我们的这些设备能帮助更快找到他们,派出所能很好结合应用。”

“我妈连我名字都忘了,却记得警察同志带她回家时说的‘咱马上回家’。”老人的儿子赵先生红着眼眶说道。这样的故事在新城公安一批“心诚警长”中已成常态。工作中,新城公安民警能通过老人随身物品的超市小票追寻回家线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