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品牌电车碰撞起火导致三名女生死亡的事故,再有人翻出两年多前推算的一份电车自燃率数据,认为电车自燃率比油车低,那么实情到底如何呢?为何他们会得出电车自燃率比油车低的结论?



当时的人士得出电车自燃率比油车低的原因,在于将电瓶车的自燃数量也放在了燃油车上,事实上电瓶车的自燃率极高,刨除这部分数据就会发现燃油车的自燃率远比电车低得多。

这些人士计算自燃率是这样计算的,当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数据指各类交通工具的火灾数量达到1.9万起,电车自燃数量为640起,直接将1.9万起自燃事故刨除了电车的640起自燃事故就都当做了燃油车的自燃事故。

由此他们得出了电车的自燃率为万分之0.71,而燃油车的的自燃率为万分之1.5,燃油车的自燃率是电车的两倍以上。



然而实际上当时的数据还显示电瓶车的自燃数量达到3777起,这1.9万起自燃数量当中,还得刨除掉3777起电瓶车自燃事故,实际属于燃油车的自燃事故数量应该为14583起。

如此可以得出燃油车的自燃率为:14583/3.95亿=0.0000369,万分之0.369,大约只有电车的一半左右(52.0%)而已。

事实上电车和燃油车的自燃率,不仅仅是两者自燃率的差距如此之大,还在于电车自燃或起火事故比燃油车更不可控,而且造成的后果远比燃油车严重得多。



电车的电池由于含有巨大能量以及它内含大量氧化剂,导致电车一旦自燃/起火后,灭火极为困难,曾有视频显示即使是电瓶车那么小的电池,扑救者用光了三瓶灭火剂都未能扑灭,电池不断复燃,最终将电瓶车烧成骨架,电车的电池更大,后果往往也是如此。

由于电车的火灾具有如此特性,一旦在地下车库发生火灾,地下车库的喷淋灭火系统难以迅速控制火灾,可能导致火烧连营的后果,这一切在2024年8月份韩国仁川的一个地下车库得到印证,一辆电车起火后,消防员到达而消防设备难以进入地下车库,最终烧毁了140辆车,还对楼房造成损坏。



此外电车发生火灾后,蔓延非常迅速,之前央视就曾报道指出电车起火后逃生的时间只有64秒,凸显出电车起火后逃生难度非常大。

面对电车存在的这些风险,这些电车企业还不顾安全而过度强调创新,他们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开门结构甚至由电子控制,中国台湾一名艺人搭乘网约车的时候在下车时就难以开门,这次三名女生因事故导致电车起火后,车门被锁死,导致无法逃生。

电车的起火还存在偶然性,行车时、停车时;新车、旧车都有可能发生自燃事故,几乎无法预防;由于电池的脆弱以及容易短路等问题,有事故显示电车只是碰到路上的石子弹起碰撞底盘就导致起火。



对比起电车,燃油车技术高度成熟,百年来开放式门把手证明了它的安全性,机械结构即使车辆被断电车主在车内轻轻一拉就可以打开车门逃生;燃油车的自燃主要发生在车辆老化之后,而老化的车辆只要加强维护,清除可能发生火灾的配件就能大幅降低自燃率。

总的来说,燃油车的自燃/起火概率远比电车小得多,而且燃油车的自燃/起火可以预防,火灾可以控制,而电车的自燃/起火难以预防,电车的火灾难以控制,两者存在巨大的区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