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巴虎村,国网吉林市城郊供电公司春耕保供服务专班队员尚恒平手持激光测距仪,仔细测量电灌站引水渠与供电线路的安全距离。他的同事常亮正用无人机对10千伏巴虎线进行三维建模。“得赶在化冻前完成所有农灌线路的'体检',确保农民春耕不误农时。”尚恒平搓着冻红的手说道。



今年年初以来,国网吉林市城郊供电公司春耕保供服务专班全面开展“三早”专项行动,编制"一线一策"保电方案,为辖区59个电灌站、384眼机井制定专属台账,运用"无人机+人工"模式完成28条农灌线路特巡,处理树障隐患79处。他们提前走访农业合作社、育苗基地等重点用户,指导农户安全使用电动播种机、智能灌溉系统等新型农机设备,并根据种植规模为用户量身定制用电方案。

针对当地春耕启动晚、农灌负荷集中的特点,他们创新建立“农业负荷预测系统”,通过智能监测装置实时感知农灌设备状态,提前预判重过载风险点。目前已有2.6万农户通过“计量箱数字化建档”工作,在手机上即可预约用电报装、获取安全指导。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首轮特巡发现的隐患开展集中整治,对可能出现的倒春寒等极端天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安排抢修队伍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电力安全。”专班队员尚恒平说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