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天津大学举办2025“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恰逢建校130周年,这场以“一园新棠百卅春”为主题的春日盛会,以厚重的大学文化、前沿的科技魅力与蓬勃的青春活力,为天津城市贡献了一张靓丽的“金牌名片”。


在天津大学北洋广场、书田广场,“百卅传承 世纪荣光”图片展将天津大学的峥嵘岁月化作“兴学强国”的史诗:中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钦字第一号考凭”、张太雷烈士未取走的毕业证书、院士校友风采展板前,参观者驻足凝望,有市民感叹:“这些展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让人感受到天大130年来‘实事求是’的精神传承。”法学院院史馆以复建10周年为契机,复刻北洋法科珍贵史料,市民游客在讲解员引领下,感受中国近代法科教育的筚路蓝缕;药学院沈家祥院士生平展再现“为国制药”的初心,让观众动容于“大爱祥万家”的使命传承;今年恰逢天津大学大学文化与校史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校史图书发布会一举推出《北洋大学及其章程考证研究》等四部力作,以优质学术成果献礼百卅校庆。

“打卡北洋 为百卅天大送祝福”活动成为师生校友情感共鸣的焦点。校友之家的白色廊柱下,留言板被密密麻麻的祝福填满:89岁老校友写下“愿母校跻身世界一流”,高三学子许愿“今秋成为天大人”,一家三代合影留念并留言“与天大共成长”,点点滴滴的祝福将师生游客的百卅情怀化作可触可感的记忆。


在新工科项目式教学展演现场,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试乘、机器人编队协同表演、柔性电子皮肤健康监测演示等项目,让市民游客惊叹连连。“原来科技可以这样贴近生活!”一名中学生兴奋地说道。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更是掀起科普热潮:“灵犀指”脑控机器人、光量子显示平台等高精尖成果,吸引科技爱好者反复追问细节;师生自主搭建的先进设备,让参观者直呼“没看够”。

郑东图书馆外侧,“百卅天大·科享未来”新技术体验区汇聚AI数字人互动、无人机足球竞技、智能钢琴演奏,科技与艺术的碰撞引发阵阵欢呼;医学院“一站式健康嘉年华”现场,急救技能演示、结核病防治游戏、心理健康盲盒等摊位前排起长队,市民游客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实用知识。


在天大校园看到,铭德道上,13米“百卅长卷”千人拼图活动吸引师生游客共绘天大标志性建筑,每一片拼图象征代代学子的奋斗足迹;太雷广场前,廿四节令鼓社的铿锵鼓点、北洋诗词社的飞花令擂台、工笔重彩协会的丹青体验,让传统文化焕发青春光彩。羽毛球世界冠军公开课上,陈金与师生代表展开精彩对攻,手把手指导杀球技巧,将气氛推向高潮。“与世界冠军切磋,让我深刻体会到拼搏精神的价值!”一名参与学生难掩激动。

春水图书馆前,“丹青与算法共舞”文化体验活动化为一场美育思政课,老师现场指导手绘水彩,羊毫毛笔与宣纸间流淌出海棠春色;女教授协会“咏絮书会·海棠季”活动诗意盎然,50余位师生校友以女性视角探讨家国担当,“柔肩担重任”的精神力量沁人心脾;离退休老同志们化身“银龄超模”,以歌舞、朗诵、民乐奏响情怀天大,展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动人风采;当天学校还举办了“百卅筑梦,海棠寻涯”职业生涯规划嘉年华:AI面试模拟与智能简历诊断提升求职竞争力、校内外专家“一对一”辅导定制成长路径、36家校友企业联展展现行业风采......鼓励师生在兴趣测试中探索生涯方向,以科技与互动点燃职业理想。


“海棠季是校园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更是大学文化与时代创新的深度对话。”天津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张昊表示,“今年是天津大学建校130周年,我们一共设计了4个板块、86项活动,充分展现百卅学府的文化底蕴,希望为公众呈现一道丰盛的文化盛宴,也为天津市打造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通讯员:焦德芳)

来源:津云

审核:郦陈雪

编发:马 凯

素材整理:吕昕洺、陈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