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备受全国民众关注的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公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随后,与延迟退休相配套的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和弹性退休制度也相继出台。
延迟退休与弹性退休相结合,为中国版延退政策赋予了“灵活性”特点,这意味着职工能够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在规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合适的退休年龄。此外,为解决部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过短的问题,延迟退休政策对领取养老金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进行了调整,将其逐步从15年延长至20年。
既然政策赋予了员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利,那么是否存在完全不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的情况呢?
除了已经办理退休手续的职工完全不受此次政策调整的影响外,部分尚未退休的职工也有可能像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之前那样,通过申请提前退休等途径,维持原有的退休安排。下面,我们以女性企业职工为例,来具体分析哪一类职工可以不受新政策的影响。
女性企业职工原本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岁,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最终会延迟到55岁退休,而第一批受到影响的是1975年1月出生的女性企业职工。
延迟退休政策实施后,女性企业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步调整。根据新规,女性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将分阶段延长,最终统一调整至55周岁。
但配套推出的弹性退休机制为劳动者保留了选择空间:符合特定条件的职工可申请提前退休,但提前幅度最多不超过3年,且不得早于延迟政策实施前的原退休年龄。
这意味着法定退休年龄延长至53岁及之前的女性企业职工依然能够在50岁退休;而延迟至53岁零1个月至55岁的,最早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则要推迟至50岁零1个月至52岁。
养老金领取资格的另一项核心指标——最低缴费年限同步调整。根据“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实施方案”,该政策设置5年过渡期(2025年-2029年),期间仍维持最少缴费15年便可在退休后领养老金的政策。
然而,从2030年起最低缴费年限开始延长,最终到2039年将提升至至少得缴纳20年的养老保险,所以首批完整经历缴费年限延长周期的群体,将是2030年1月退休的人群。
那么哪些女性职工需要积累至少15年零6个月的累计缴费年限才能顺利领取养老金呢?下面我们来具体测算一下。
根据以上政策,1978年5月及以后出生的女性企业职工,其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步延迟至2030年2月以后,而早于该年份出生的女性企业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在2030年,也就是最低缴费年限开始变长之前便达到了,所以她们即便不申请提前退休也只需要让累计缴费达到15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
而1978年5月至1979年12月出生的女性企业职工,想要成为最后一批缴费满15年能领养老金的人得通过申请提前退休才行,方法是让自己在2030年1月之前办理完退休手续。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假设女性企业职工王姐出生于1979年6月,根据延迟退休政策,法定退休年龄延长2年3个月,王姐要到52岁零3个月才能退休,那时已经是2031年9月了。不过,她可以申请提前退休,至少提前1年零9个月,这样就能赶在2030年到来前退休了。当然,提前得多一些更为稳妥,最多可以申请早退休2年零3个月。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
1.如果您是还在工作的女性企业职工,出生于1978年4月及以前,最早可以在50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必然是15年。
2.出生于1978年5月至1979年12月,最早可以在50岁退休,但想要满足缴费15年便能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得借助弹性退休制度,即申请提前退休一定的月份数。
3.出生于1980年1月至1980年12月,最早还是可以50岁就退,但最低缴费年限肯定超过15年了。
4.出生于1981年1月及以后,既无法提前至50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又超过15年。
由此可见,1980年之前出生的女性企业职工相对来说是比较幸运的,她们可以凭借自身意愿完全不受延迟退休政策的任何影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