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宋氏家族是当时显赫一时的存在,宋家的子女、女婿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主要人物,他们的政治足迹对我国的近代历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在宋家的六个子女中,除了长女宋霭龄出生在昆山外,其他五人均出生在上海,并在上海长期居住、生活。可以看出,宋家的第二代已经成为了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与此同时,上海也成为了宋氏家族成员活动的主要地方。

当时的上海,开放、活跃、繁荣,不仅为宋家提供了迅速发展的机会,也为宋家子女提供了接受西方思想和教育的社会环境。

20世纪初,上海经济繁荣,思想开放,宋庆龄在中西私塾期间,反清演说在当地搞得如火如荼,抵制美国货、游行示威等一系列现实事件,深刻地影响了宋庆龄,同时也造就了她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这也为她后来追随孙中山投入革命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跟孙中山结婚时,宋庆龄曾直言不讳地说道: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我偷跑出去协助他工作,是出于少女的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助他。”



再来看看宋美龄她在1922年宋子文举办的一场宴会上结识蒋介石后,最终与他坠入爱河,于1927年举行了婚礼。这场婚姻,彻底将宋氏家族和蒋介石的政治前途绑定在了一起。

相比于宋氏三姐妹和宋子文的名气,宋家最小的孩子宋子安则低调得多。宋子安出生于1906年,一直在母亲倪太夫人的照顾下长大。但因父母年事已高,很多时候力不从心。

于是,1917年,留美归来的宋美龄帮忙照管起了宋子安。

相比于哥哥姐姐性格鲜明的特点,他则性情温顺,学习更是刻苦努力。20岁时便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并且成功被哈佛大学录取。

宋子安在学业上的成功,令宋庆龄十分自豪,她在给友人的信中还提到了弟弟:“宋子安,是我们最小的弟弟,今年秋天就要进入哈佛大学读书了。”

这一年,宋子安远赴美国之前,宋家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大家互相扶持、支持,国民党内部也空前的团结,全国革命形势更是向好。因此,宋子安是怀着希望前往美国留学的。



于是,在哈佛大学读书期间,宋子安学习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因为此前他的哥哥宋子文也算是哈佛大学的荣誉校友,他也因此受到了校方的格外关照。

然而,在享受校园生活的宋子安没有想到,国内形势在仅仅一两年后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此影响,宋氏家族也“分裂”了。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分子。宋霭龄、孔祥熙和宋美龄果断站队蒋介石,宋子文在强大的家族压力之下,也选择了蒋介石。但宋庆龄却不肯妥协。无论是兄弟姐妹亲自赶来劝她,还是母亲写信劝说,宋庆龄始终拒绝回归“家庭”。

最终,宋氏家族“分裂”为两个阵营,宋庆龄执拗地以一人之力,反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径。

1928年6月,宋子安毕业,准备启程回国。途中,他特意绕道德国,看望独自流亡在外的宋庆龄。



异国他乡见到幼弟,宋庆龄十分高兴,她在关心询问完弟弟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后,又向他讲述了国内的政局变化。回国前,宋子安将自己身上的钱全都给了陪伴在宋庆龄身边的章克,并叮嘱她一旦生活出现困难,就要立即想办法告诉他。宋子安成为了宋庆龄和宋家沟通的桥梁。

此后,毕业于金融系的宋子安主要从事于金融工作,尽管他是宋氏家族中离政治最远的一位,但也免不了被卷入其中。

哥哥宋子文因多次与蒋介石起了冲突,甚至差点动手,导致他的政途起起伏伏。相比于宋子文投身于政治,宋子安则没有什么兴趣,只有家族内部的团结能够引起他的关注。但在现实面前,他又总是倍感无力。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宋子安长期定居美国。但从1954年起,他经常带着夫人和两个儿子来到台湾探望宋美龄和蒋介石。而每次,他也会受到热烈欢迎。



相比于宋子安与宋美龄夫妇的交往,宋子文则因为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拒绝回到台湾。

1963年的一天,宋子文来到菲律宾办事,第二天,宋子安也来到了菲律宾与哥哥见面。在他的努力下,宋子文终于同意了宋美龄夫妇邀请他去台湾一事。家族成员的团结、往来是宋子安十分乐意看到的。

1969年2月25日,宋子安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的逝世给宋家人带来了极大的打击。他年仅47岁的夫人胡其瑛更是难以接受。

不过,宋子安的两个儿子得到了宋氏家族的特别关照,他们是宋氏家族共同的子嗣。胡其瑛也在丈夫逝世后,开始尝试新生活,她曾嫁给了一个埃及富豪,但这段婚姻最终没能持续到最后。

参考资料:世纪2013年4期、共产党员(辽宁)2011年23期、《新民周刊》、蓝盾2014年1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