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飞检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01

国家多部门部署

深入整治医保基金突出问题

4月3日,国家医保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药监局等九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推进会。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颜清辉主持会议。


图源:国家医保局官网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以“快”的节奏、“实”的举措、“严”的基调深入整治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守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医保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涉及的重点对象和重点问题开展全链条打击治理,推动形成高压态势。

要坚持刀刃向内,坚决配合纪检监察机关深挖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要坚持源头治理,聚焦医保基金管理相关制度机制难点堵点,强化部门联动、综合施策,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实现医保基金管理高质量发展,确保每一分医保基金都用于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目前,全国范围开展的2025年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工作已进入尾声,按照国家医保局部署,从4月起进入医保部门抽查复查阶段。国家医疗保障局、省医疗保障局将对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情况,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飞行检查。

在飞检即将启动的节点上,国家九部门联合召开医保基金整治工作部署会,说明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将进入到更严格阶段。

据赛柏蓝器械不完全统计,浙江、湖南、安徽、重庆等部分地区医保部门已先后开展“四不两直”飞行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部分地区采取“夜袭”现场方式,严格程度可见一斑。

02

新一轮抽查拉开帷幕

不存侥幸、不留死角、一查到底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披露,基金监管已打开新局面研究开发大数据监管模型,以“四不两直”开展飞行检。2024年全国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扎实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整治工作,联合公安机关侦办医保案件3018起

目前,飞行检查+智能监管仍然是医保基金监管最主要的手段,多部门参与、聚焦重点领域是医保基金专项治理的主要形式。

大数据筛查是智能监管的主要手段之一。去年,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模型筛选,公布了包括不合理的高住院率、空白的医疗影像资料、男女检查项目混用等一系列典型案例。

大数据还可以突破传统监管手段的限制,抓取到某些较为隐蔽复杂的违法违规问题。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国家严密监管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根据中国医疗保险报道,截至目前,智能监管子系统已实现所有统筹地区全覆盖,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追溯的全周期闭环管理。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其中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追溯码也成为线上智能监管的新手段。3月19日,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的采集应用。自2025年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国家医保局表示,自今年起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将充分发挥药品追溯码数据价值,构建各类大数据模型,拓展监管应用场景,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开展精准打击,加大处置力度。

进入4月,全国多地火速跟进医保基金飞检行动。

重庆市北碚区医疗保障局组织召开2025年医保基金监管警示教育暨重点工作推进会。会上提到,从4月1日起,国家医保局将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对自查自纠走过场、举报线索多、大数据筛查疑点多的医药机构将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会议要求各定点医药机构要高度重视自查自纠工作,对照负面清单逐条逐项自查到位,不存侥幸、不留死角,确保尽快消除存量、严控甚至不发生增量

3月31日,上海市普陀区医保局公布2025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全年对辖区内51家定点医疗机构(含内设)进行全覆盖现场检查,以交叉互查等方式开展区与区之间飞行检查工作,有效的对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查漏补缺。持续运用行刑、行纪衔接机制,强化与公安、检察、纪检等部门紧密协作,开展全链条打击,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实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

近日,贵州省医疗保障局联动市场监管、公安、卫健等部门,迅速组建检查队伍对国家医保局下发的疑点线索开展排查。检查期间,全省各级医保部门还通过曝光典型案例的方式,及时组织定点医药机构负责人、从业人员开展警示教育,让其深刻认识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督促引导定点医药机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保服务行为,自觉抵制“回流药”等违法违规行为。

新一轮医保基金监管已拉开帷幕。

信息来源:赛柏蓝器械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