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非‍‍‍‍‍‍‍‍‍‍‍‍‍‍‍‍‍‍‍‍‍‍‍‍‍‍‍‍‍‍‍‍‍‍‍‍‍‍‍‍‍‍‍‍‍

契诃夫说,如果故事的开头出现了一把枪,那接下来它一定会响。

《雁回时》结局里还真出现了一把枪,准确来说是一把火铳。女主庄寒雁猛然抽出它,顶着全剧大boss庄仕洋的脑门,冷冷道,“父亲,时代变了!”观众被这拿着热武器的古代贵女唬住,以为她会像抖音上那些AI版《甄嬛传》娘娘一样突突突大杀四方,结果她并没有扣动扳机。最终庄仕洋是在家中被周姨娘以传统冷兵器乱刀捅死的,庄寒雁只是负责摆造型和锁门的那个人。

整个《雁回时》的结局也像这把突然出现但没响的枪,凌乱仓促,坑没填伏笔没回收,人设还崩了。贵女一路奋斗终成后妈接盘侠,反父权反到最后是一群女子高喊自己爹的职位来压人。剧里结尾来个一大家子岁月静好看烟花,剧外听取观众诈骗声一片。

女频男主的贞洁

《雁回时》结尾引爆的最大雷点,是男主的真二婚真姐夫身份。

女频观众有自己的女主择偶标准。二婚男当然不受待见,连带着嫁二婚男的女主也会被观众恨铁不成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明兰嫁给顾廷烨,顾侯夫人当得再风光,抵不过观众吐槽烂黄瓜。而且其实顾廷烨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二婚男,他是婚前就有了俩娃不假,但在法律意义上他还是头婚,明兰不是继室填房是嫡长老婆,好歹又挽回了一些颜面。

所以《雁回时》男主傅云夕顶着带娃鳏夫身份出场时,立刻就有大量观众被劝退。丈夫的美貌和贞洁是妻子的荣耀,有这样的官配你庄寒雁脸上能有光吗?


更要命的是男主还是姐夫,甚至庄家另一位待字闺中的姑娘,女主的二姐庄语山也痴恋他。明明京城的其他小姐都瞧不上这个恶名在外的带娃鳏夫,傅云夕好一款庄家三姐妹限定的魅魔。

姐夫文学可能颇受男观众喜欢,从金庸小说到起点后宫文,男主身边总是围绕着一对或几对姐妹,但绝对不是大多数女性观众的心头好。女频里也有姐妹扯头花的雌竞故事,但大女主接盘姐妹的男人绝对拿不出手,看看《步步惊心》的若曦,光是喜欢过姐夫八阿哥,都没真接盘,还一直被审判呢。

但《雁回时》剧粉们结合主创采访中的言论,以及出于对古偶大女主剧底线的认知,认定了男主是假姐夫,孩子是收养的,硬是给自己吃下了定心丸。关于男主的亡妻、女主的大姐庄语琴也衍生出了一堆猜测,有说庄语琴根本不存在的,有说她是皇帝的秘密情人的,反正不能是男主的真亡妻。而且《雁回时》原著男主并非二婚姐夫,是货真价实的洁,这也是不少观众用来印证“假姐夫”的辅助资料之一。


总而言之,在各种宣传引导下,男主变“洁”,姐夫身份也形同虚设,成功留住了一批原本要避雷的观众,并且还成功将原本的雷点转化成了悬疑钩子,吸引观众继续往下解密,当然,这些贷款夸夸在迎来了真正的结局后,大都转变成了愤怒。

《雁回时》剧里也有一段关于贞洁的讨论,只是探讨的是女主的贞洁。庄寒雁因为没有落红被怀疑不贞,她的做法是请来宫中名女医背书,侃侃而谈女子初夜落红本就是无稽之谈,证明自己贞洁。华丽丽的金句倒是输出了,但女主和观众的死活也是没人在意了,嫁给带娃二婚男还得自证清白,白纸还被报纸挑上了,这是尊贵的女频剧观众该看的东西吗?

事实上现在的女频剧早已经不需要以任何形式来探讨女主的贞洁问题,观众们在意的只是男主的贞洁。《梦华录》播出时,关于女主“洁”的问题的讨论达到了巅峰,刻意为之的女主的“洁”曾经引起很多观众不喜,但《雁回时》刻意为之的男主不洁更让观众踩雷。

去年播出的同样改编自千山茶客原著的《墨雨云间》,因为拿掉了女主魂穿他人的设定,保留了女主的人妻身份而大受好评。《九重紫》女主前世也是真嫁过人的,但她们的男主却都是毫无疑义的贞洁烈男。男主的贞洁才是女频最好的嫁妆,与其盯着女主有没有落红做文章,不如给男主安排上守宫砂。

反套路、反爱情、反古偶?

必须承认,《雁回时》确实提供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尤其是前期,女主和母亲之间强烈复杂又扭曲的感情是情感主线,疑云重重宛如规则怪谈的庄府、扑朔迷离的裴大福义子真相也让它有别于一般的宅斗剧。

男主人设的问题、男女主感情线的寡淡稀薄是为了凸显母女的情感,何况女主和柴靖、母亲和苗贵妃这两对女女CP也颇有新鲜感和话题度。至于剧情上的硬伤和漏洞,则像男主的“洁”一样,统统被过度解读成了伏笔和钩子。


甚至很多观众认为《雁回时》已经跳出了古偶范畴,它是现实主义·女本位·悬疑·古装剧,哪怕它吃尽了古偶的红利。明明吸引进场的都是古偶观众,恰着古偶流量,所有让观众觉得新颖的点也是基于古偶这个类型,也不能用古偶的标准来辱没它。

但等剧情发展到中后期,这部剧的拧巴逐渐展现出来,既没有古偶对观众情绪的精准拿捏,又有现实主义的气人,还有女性剧过度价值输出理念先行的毛病,以及悬疑剧普遍的挖坑不填的烂尾迷思。

柴靖和母亲相继下线,时髦的女女cp、母女情都没法再继续,男女主开始回归古偶套路培养感情。前面主打的是两人之间只有算计没有真心,结果突然两人都真情实感上头了。

但男主的不洁人设又洗不白,甚至连道德也出了问题,他好像拿了曲婉婷她妈的人设,宁肯自己牢里受罪也要保下那笔贪污巨款,保证女主和一家子吃香喝辣的下半生。

女主为了男主,甘心受辱下跪磕头,在母亲墓前坦言自己决定为了男主放弃复仇,女主所谓的想要一个自己的家,结果就是自己的母亲惨死挚友远走,她加入了男主的家,守着病秧子男主和他的家人,看的人直想问,庄寒雁,你的理想还长存吗?

所谓反父权女本位后期更是虚弱到成了纸上谈兵。和女主有深度情感联结的柴靖、母亲不参与故事后,《雁回时》所有的女性叙事就变成了单纯的girls help girls,现在难道还有哪部剧没有女性互助吗?

好在女主帮助过的girls们最后帮女主的方式非常有创新性和记忆点,她们站在一起挨个儿高喊,“我是某某大人之女!”成功震慑到了刁难女主的反派,一时竟分不清这是她们的高光还是她们爹的高光,真的没有更体面一点的方式吗?


当然,一直用来吊胃口的各种所谓疑点反转更是统统没了后文,甚至结尾还又搞出了一个新谜团。最后一集庄寒雁坦白自己还骗了男主一件事,男主却告诉她不必说。男主倒是清高了不起,但结局了还要让观众猜来猜去开脑洞,剧本干脆让观众写完得了,反正最后的故事也没比观众前期的脑补精彩,反正也没有比《雁回时》观众还全自动的观众。

其实主打强情绪强反转的剧在逻辑上常常都有所欠缺,只是追剧过程中观众如果被爽到,往往会对bug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类剧又特别适合用短视频切片传播,引导观众发散脑补,根据观众的喜好和反馈大力营销造势。至于后面的剧情那是十有八九收不住,达不到观众满意的效果,所以大都是一半令人上头,一半令人下头。

但这类剧又总是能迎来商业上的成功,不管是不是诈骗式营销,能让观众进场也是剧的本事。《雁回时》在给糟糕的结局开点映之前热度值已经突破了30000,在古偶市场如此冷清的当下依旧获得了属于它的圆满。至于那些花了三十块开了超点看结局的观众,只能自求多福了。

‍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