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漫画在敖汉发现---邵国田
1971年7月,距教汉旗所在地——新惠之南七公里半的乃林#村,出土了一批辽代文物。乃林#村地处孟克河冲积的河滩地上,河从村东侧流过。村中和村南、东两边散布有辽代陶、瓷片,故知这里是一处辽代遗址。但由于多年耕种和孟克河的冲刷,现已很难看出整个遗址的全貌,只从断崖处看出有一米多厚的文化层。这批文物是发洪水时冲出来的,据社员讲,有大瓷、瓷器、铁器、陶器、方砖等,有的被河水冲走,现保存在敖汉旗文化馆的有两件瓷罐和两件陶瓶。
图一
图二
瓷罐为一大一小。大罐之上大半部为乳白色釉,下半部近底处露灰白色粗胎,胎外挂白衣,釉下略泛淡紫色;有双耳,耳处内壁有托垫加固;口沿外卷,口向一面偏斜,似为做胎坏子时变形所致;厚圈足稍外侈,外缘足有旋削痕。高17、口径16.3、最大腹径20、底径9、厚0.9厘米。罐周身画黑花两耳上面各书一“王”字,两面腹部各画一官吏形象,形象大致相同,皆为侧身低首而立,一像头戴展角#头,身穿长袍,足高腰系躁暖带;整个驱体为两笔勾成的椭圆形,身背正中画一竖弧线,为袍背衣缝,右脚向前扬起作走动状(图一、四)。另一像亦头戴模头,角为上翘的两条细线;整个躯体亦为两笔勾成的圆形,腰间系带只画一笔弧线;双脚靴似作站立状。官更形象的两侧画对称的“米”字花两朵(图二、五)。
另一件瓷罐亦为灰白色粗胎,占半釉,胎上挂白衣,釉乳白色有细开片。高11.6、口径9.1、底径6.1、厚0.3-0.7厘米。腹部画黑色花:耳部两朵,两面正中各一朵。花瓣浅处为红黄色(图三)。
图六
图七
两件陶瓶皆为泥制灰陶。一件为敞口短颈周身无纹饰,高26、口径11、底径9.2、厚0.8厘米(图七)。另一件为长颈 圆肩瓜形瓶,口沿外侈,颈处有三币凸起的弦纹,弦纹间各有八条上下打磨光的黑色条带,条带间为灰色毛面,腹为五瓣瓜形,腹下为华点纹。底内四,正中有一突起的铜钱纹。高29.7、口径7.8、底径7.6、厚0.8厘米(图六)。
这四件文物应属辽代,瓜形瓶为辽代典型器物。两件瓷罐虽为一般的辽代黑花粗胎白瓷,但画有官支像的瓷罐应为难得的珍品,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两幅官更像是很精彩的漫画,塞寥几笔,把两个大腹便便的贪官污支的形象画得活灵活现。漫画作者的画法之焖熟,艺术之高超,概括力之强,体现了我国历史上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
邵国田
邵国田:原敖汉旗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曾任内蒙古自治区考古学会理事,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内蒙古红山文化学会理事。1972年从教育调到文化系统的40余年间,致力于文物保护、考古调查、抢救发掘、征集文物、筹建博物馆等。
重要是在1981-1988年,组织开展了敖汉旗的文物普查,共发现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遗址和墓地3800余处,居全国之冠,创造出普查的“敖汉模式”。其中发现的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等新石器时期考古学文化以及柳南墓地、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址和墓地,填补了我国北方考古编年的空白。参加了小河沿、大甸子、兴隆洼、兴隆沟、撒水坡、四分地等遗址的考古发掘。主持清理了草帽山红山文化积石冢、西山小河沿文化墓地、乌兰堡铁匠沟战国墓、康家营子、北三家、沙子沟、大横沟、英凤沟、姚家沟、皮匠沟、下湾子、喇嘛沟、娘娘庙、七家、羊山、水泉、台吉营子、喇嘛洞梁等辽墓百余座,揭取墓中壁画50余幅。
多次受到赤峰市和旗政府的奖励,并分别于1986、1989、1996、1999年评为全区文物战线先进工作者,全区思想理论战线先进工作者,受到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文化厅的表彰。2002年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级“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