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跟老人不好相处?

山东一个女子,跟公公相处10年,不仅没有一点矛盾,反而还对老人评价很高,称家里没他不行,就算离婚也要带公公走看,到底怎么回事呢?



01

这位公公叫老夏,老家农村,退休前是一位普通工人。

他是一个持家过日子型的人,平时只要不忙,就会围着家里转,做的饭菜也好吃。

儿子结婚后,他本来没想跟儿子生活,原因很简单,他住不惯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自在。

但自从老伴儿离世,他心里就空荡荡的,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整天就坐在院子里闷闷不乐。

儿媳本来就很尊重公公,看他如此落寞,不由担心他的身体。

在儿媳劝说下,公公来到城里的儿子家生活。



自从来到城里后,儿媳的生活就改变了。

原来她忙着上班,根本没心思做饭菜,下班回家随便买点什么,就能凑合一顿。

公公是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即便一碗捞面条,也要搭配4个菜。



每天早上,孩子们起床后,就能看到早饭已经放在桌上了,有包子、豆浆、油条和鸡蛋,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

等送走孙女上学,他就在街上闲逛,看到路边摊,也会跟摊主闲聊,回家的时候,也不忘买上一兜东西。

中午,年轻人都不在家,他就随便做点吃的,然后把每个房间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衣服洗好叠好。



等儿子一家人回来,他又准备了丰富的饭菜,而且每天都换花样,让大家感到惊喜。

儿媳感叹,公公实在太好了,没那么多话,手脚勤快,关键是特别爱干净,她真的很开心。

02

公公有多干净呢?

有个细节可以说明,在做饭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会有油渍喷到灶台上。

换作不讲究的人,可能就不管了,等时间长了,油渍就粘住了,不好清洗。

老夏不一样,他每次做饭的时候,都会直接将灶台擦干净,不管你什么时候进去,厨房都是窗明几净。



他还是不扫兴的人。

平时,只要儿媳说想吃什么,他一定会想办法去做。

比如春天,荠荠菜和榆钱是稀罕东西,可儿媳喜欢啊,老夏就特意回了趟老家。

他挖了很多荠荠菜,自己吃不完,还给亲家送了一大兜。

从树上薅的榆钱,根本吃不完,儿媳喜欢的是拽榆钱的过程,老夏操心的是怎么把榆钱吃掉,担心会浪费。



他把摘下的榆钱一兜兜装好,分给邻居们,也维护了邻里关系。

然后用榆钱蒸窝窝头,遇到不会做的邻居,还做好了给送过去,惹来邻居羡慕,家里有这样的老人也太幸福了吧。

看到树上的香椿发芽了,老夏自制摘香椿的工具,把几米高的香椿芽摘下来,不得不说,也是真本事。



他真的对儿媳太好了,只要儿媳提出想吃的东西,从来没有拒绝过。

03

一家人的关系,总是两好各一好。

儿媳也不把公公当外人,就像对自己父亲那样,有时还开个玩笑。

比如儿媳说想吃螺蛳粉了,老夏不会做啊,怎么办?

他跑去超市,买回两包螺蛳粉,煮好后吃一口,那味道让他直皱眉。



儿媳笑着问:“爸,好吃吗?”

老夏点头:“嗯,好吃,味道不错。”

这就是老夏的智慧,他从来不扫儿媳的兴,也用尽自己的全部能力,维护儿子的小家庭。

他的好,儿媳心里也有数,发视频的时候感叹:“就算我离婚了,也要把公公带在身边,要是公公不判给我,就不离。”

笑死,各位婆婆看来估计要羡慕了,老人能受到儿媳这么欢迎,是多有安全感啊,不用说,公公年纪大了需要照顾,儿媳一定不会冷脸。



说到底,大家也没必要羡慕,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经营,这位老人勤快又有智慧,他做到了管住嘴,站在年轻人角度换位思考,换作任何人,都会喜欢家有这样的老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