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鸣)你知道南京的玄武湖和紫金山是如何形成的?明孝陵的石像生里为何有海洋古生物化石?方山的山顶为什么是平的,雨花石的前世今生又有哪些故事……4月4日—5日,“南京地质那些事”科普在江苏科技馆举行,以讲座加实物展示的形式,讲述南京亿万年前地质变迁。


现场,科普老师从地质学角度解释远古时期宁镇山脉怎样隆起造就出巍巍钟山,红叶如画的栖霞山及玄武湖如何成为一汪碧水;化石为何能见证当年海底生物的繁盛,美丽的雨花石又是如何从火山的怀抱中诞生,跑到古城南京附近等许多有趣的问题。通过科学解答,将孩子们心中这些小问号,变成一个个探索科学奥秘的惊叹号。

紫金山是如何形成的?小朋友们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猜测。实际上,在白垩纪初,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紫金山一带的岩层受到了水平方向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强烈的抬升和断裂。原本呈水平状的岩层,由北向南倾斜,于是紫金山就从地面上矗立起来,成为了宁镇山脉西段的中支,也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

玄武湖的形成则是由附近的钟山逆掩断层、天堡城断层、富贵山断层、太平门断层的四大断裂现象,使玄武湖低地形成。在历经千百万年的风雨侵蚀后,渐渐溶蚀为一处低洼积水之地,终于孕育成了这座“网红”湖泊。

明孝陵的石像生见证了亿万年的沧海巨变。在石像里面有䗴类、珊瑚、海百合、苔藓虫等远古海洋生物化石。这些大型石头来自明朝南京汤山地区采石场。

汤山地区也属于宁镇山脉,宁镇山脉的地层中保存了二叠纪时期的海洋生物群落化石,这些化石展示了约2.7亿年前海洋世界的繁盛场景,包括大型鲨鱼、自由游泳的菊石、鹦鹉螺、双壳类、腹足类和固着生存的腕足动物、海百合等显示出二叠纪海洋生态和菊石演变的宝贵资料。

同样记载了一段地质历史的方山,虽然山体不大,但是背后却有着长久的地质变迁:距今6500—8000万年,干旱风沙环境,赤山组砂岩;距今2300—5300万年,出现河流森林,形成洞玄观组砂岩;距今1000万年,发生火山爆发,山顶被炸平形成方山平平的山顶。

记者了解到,距今1000万年以来,方山一直处于风化剥蚀状态,但保留火山地貌,所以别小看了方山,它可是中国东南部新近纪火山活动高峰期的典型代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