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大厂还有央企、国企来各大高校招聘的时候,985 的学生们基本上是嗤之以鼻的状态,大家都觉得人生那么年轻,大好青春,干嘛要待在一个地方,一直到老,就非要出去闯一闯,在社会上要么创业,要么找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公司,想发挥自己的价值,不过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学生转变观念了,不知大家听没听说北大有个女生毕业后去食堂做阿姨的事情。
这就说明在工作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哪怕你有很好的学历,也要仔细慎重。所以这些年来很多大厂出现了特别热闹的投递简历的盛况,上万份简历已经不稀奇了。
“别拿我们痛处做文章”,国企炫耀119w份简历,很多毕业生情绪失控
当下这两个月正处于热火朝天的春招,春招属于一年各大厂商招聘时期,这个时候每一个大厂能够释放出的核心岗位名额是最多的,所以大学生们心里也都有一个优先级,先抓住春招的机会,如果能进,那希望赢面就很大。
但如果进不了,想靠秋招基本上就得捡漏和看运气,很多优质的公司也早就招满了人,所以春招基本上就是大家抢夺毕业生最关键的时刻,可是应届的毕业生数量这么多,说句不好听的,其实大家也都面临一种被动的状态。
自己投递一份简历去大厂那里基本上要么石沉大海,要么就是被泡在一个池子里面,人家要不要打捞你完全看人家的兴致了。这个肯定是当下毕业生们的痛点,但是要是有一天自己的痛苦之处却被企业们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拿出来做文章,那滋味更是难受。
有一家老牌国企最近发布了一篇新的文章,用一种比较骄傲的炫耀的口吻表示今年他们全国面向全国招聘1730个岗位,hc但是他们竟然收到了接近120万份简历,这个报录比只要仔细算一下就知道已经高达700:1了。
可能是公司想要炫耀自己的热度,在最后加了一个点睛之笔的表情,但这个表情却给毕业生们看的内心起了一股无名火,总觉得企业似乎没有意识到大学生们都不想变成这1/700,大家找工作其实是很痛苦的。
而企业却拿着这样的数据来炫耀,更让人觉得现在的就业情况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困难一些。如果再深一层次想,可能就会明白为啥大学生们会情绪失控了。
企业的炫耀本末倒置,牛的不是能收多少简历,而是能招进来多少人
都说后浪推前浪,可现在的情况似乎是那些所谓的前浪他们在就业情况比较好的时候优先进入了这些央国企,所以他们现在站在岸上得意洋洋地看到了后浪被拍在沙滩上的样子。似乎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而且这100多万份简历的数字公布出来确实让人感觉很震撼,很多大厂每次收到二三十万份简历都已经让人感觉有点离谱了,没有想到还得是央国企的魅力,主要是它的工资开得太高了,不亚于大厂,再加上它在传统父母心中似乎有一种正统性,所以父母也会让孩子按照这个方向投递简历。
那么企业究竟应该炫耀什么才会让毕业生心里好受呢?网友说了一句比较在理的话,真正牛的企业不是炫耀自己收到多少份简历,而是炫耀自己能够提供多少份岗位。
如果说今天就能够给毕业生提供100万份岗位,那么相信没有人会让这篇文章在诸多的埋怨之后默默删除,而是大家会一个劲儿的点赞转发去赞美该企业。真正拥有资源优势的时候,应该给毕业生们造福,而不是继续给大家呈现出一种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就业形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