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PCI术后,双抗治疗该用多久?

整理:暗生崎乐

2025年3月29日-31日,美国心脏病学会年会(ACC 2025)在美国芝加哥举行。在本次大会上,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心血管中心的Hyo-Soo Kim教发表了关于基于出血评分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时长个体化管理的报告,介绍了其主持的HOST-BR随机对照研究(RCT)的结果。

Hyo-Soo Kim教授通过对高出血风险(HBR和低出血风险LBR患者进行分层随机化,揭示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长对出血风险与缺血事件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将详细整理Hyo-Soo Kim教授报告中的关键观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


图1 Hyo-Soo Kim教授讲课

DAPT时长选择:如何平衡血栓风险与出血风险

目前,DAPT已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在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后的标准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支架血栓形成和缺血事件的风险。然而,DAPT也伴随有出血风险,因此其治疗持续时间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权衡。

目前的治疗指南建议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来确定DAPT的持续时间,其中LBR患者可考虑使用较长时间的DAPT3-12个月),而HBR患者则应考虑使用较短时长的DAPT1-3个月)虽然现有共识认为,较短时长的DAPT可能在减少出血风险方面略优于较长时长的治疗,但目前缺乏基于“ARC-HBR评分”的证据来明确最佳的治疗时长,而且也难以确定缺血风险与出血风险达到动态平衡的具体时间窗口(图2)[1]。


图2 ARC-HBR评分

HOST-BR RCT:不同DAPT时长对不同出血风险患者影响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分层对比研究,旨在评估不同DAPT时长对HBR和LBR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来自53个中心的4897名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根据出血风险将其分为HBR组和LBR组(图3)。在HBR组中,1598名患者随机分配至1个月DAPT治疗组(N=798)或3个月DAPT治疗组(N=800);在LBR组中,3299名患者则随机分配至3个月DAPT治疗组(N=1649)或12个月 DAPT治疗组(N=1650)。


图3 研究设计

为确保研究的统计学效力,HBR组至少纳入1600名患者,LBR组至少纳入3300名患者。最终,在HBR组中,790名患者(99%)完成1个月DAPT治疗组的随访,788名患者(98.5%)完成3个月DAPT治疗组的随访。在LBR组中,1625(98.5%)名患者完成3个月DAPT治疗组的随访,1639名患者(99.3%)完成12个月DAPT治疗组的随访。所有完成随访的患者均根据其治疗方案进行分类,随后进行意向性治疗分析和符合方案分析(图4)。


图4 患者分组和随机化过程

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卒中和重大出血事件);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和缺血性卒中);以及12个月的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2、3或5型出血事件。

研究结果——出血风险分层破解双抗疗程困局

研究人群基线特征

HBR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8±10.1岁,其中女性占33.5%,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占40.6%。主要临床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78.3%)、糖尿病(53.2%)、慢性肾脏病(31.4%)、既往PCI术(20.5%)以及卒中史(15.5%)等。89.7%的患者出院用药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17.2%的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相比之下,LBR组患者平均年龄较低(63.2±9.9岁),女性比例(20.9%)及稳定型冠心病占比(37.2%)亦显著低于HBR组,且合并症负担整体较轻。

临床终点分析

在HBR组中(图5,1个月DAPT组1年NACE事件发生率为18.4%,3个月DAPT组的为14.0%,绝对风险差(ARD)为4.4%(95% CI 1.33-7.46)。尽管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22),但非劣效性检验未达到显著性阈值(P=0.818),提示1个月疗程未能证明非劣效性。此外,1个月DAPT组的MACCE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3个月组(9.8% vs. 5.8%,P=0.004),而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13.8% vs. 15.8%,P=0.232)。


图5 HBR组的1年NACE事件比较

在LBR组中(图6、7),3个月DAPT组NACE发生率为2.9%,12个月DAPT组为4.4%,非劣效性检验显示P<0.001,支持3个月方案非劣效于12个月标准疗程。两组MACCE发生率相近(3个月DAPT组2.2% vs. 12个月DAPT组2.3%,P=0.95),3个月DAPT组的出血风险显著低于12个月组(7.4% vs. 11.7%,P<0.001),提示缩短疗程可显著改善安全性结局。


图6 LBR组的1年NACE事件比较


图7 LBR组的1年出血事件比较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为开放标签研究,所有临床事件由独立委员会评估,但治疗分组非盲可能产生偏倚。P2Y12抑制剂的选择由医生决定,且以氯吡格雷为主。尽管有研究表明东亚地区,氯吡格雷优于替格瑞洛,但不同地区的临床实践可能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所有种族群体,尤其是东亚人群和西方人群之间的治疗差异尚未明确。

3个月DAPT或成最佳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HBR患者中,1个月DAPT未能证明在减少NACE和MACCE方面与3个月DAPT具有非劣效性,并且在减少出血方面未显示出明显优势;而在LBR患者中,3个月DAPT显著降低了出血事件的发生,同时并未增加NACE或MACCE的发生率。总体而言,3个月DAPT能够更好地平衡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可能是PCIDAPT治疗的最佳时长

参考文献:

[1] P Urban, et al. Circulation. 2019;140(3):240-261

责任编辑: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