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一个穆斯林人口占比高达97%的中亚国家,近期的一系列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禁止罩袍和头巾,以及传出将清真寺改造成舞厅的消息。
塔吉克斯坦政府近日颁布新政,禁止女性在公共场所佩戴头巾,并取消开斋节的公共庆祝活动,称这些习俗属于“外国文化”,不符合塔吉克斯坦的国家形象和文化传统。
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Emomali Rahmon)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表示:“塔吉克斯坦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传统,防止外来文化的渗透。禁止头巾和公共开斋节庆祝活动,是为了确保国家的世俗性和社会稳定。”
政府官员进一步解释称,这一政策是为了防止宗教极端主义在国内的扩散,并强调塔吉克斯坦作为一个世俗国家,有权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政策。
塔吉克斯坦是波斯人的支系,塔吉克语和波斯语接近,相较于伊朗,保留了更多的波斯文化。同时,该国曾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几代人接受过无神论教育。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政府试图通过禁止罩袍和头巾来强化本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统一而强大的国家认同。
塔吉克斯坦拥有超过1000万的人口,其中穆斯林人口占据绝对多数,达97%。在宗教发展历程中,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纷纷借助伊斯兰教突出民族国家特性,塔吉克斯坦也不例外。伊斯兰教在该国走向全面复兴,清真寺数量急剧增加,从1989年的70座猛增到1992年的2870座,大量穆斯林进入政府机构工作,伊斯兰教政治化倾向明显。然而,近年来,塔吉克斯坦政府加强了对宗教活动的控制,以防止极端主义的蔓延。政府此前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禁止未成年人参加宗教活动、限制宗教服饰在公共场所的使用等。
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世俗派人士的支持,但也引发了关于国家认同和文化多样性的广泛讨论。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塔吉克斯坦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与尊重宗教自由之间需要找到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