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称,网友清明祭祖发现空碑,问公墓管理人员,得到的回答是:管理费到期,联系不到家人,骨灰已经被处理。



记得以前卖墓碑,默认都是永久的 ,一没提年限,二没提管理费,现在出来一个管理费到期?如果墓碑要交管理费,算一算,一个独生女将来在老人去世后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交管理费,一次交十年,对普通收人者也是巨大的开支



针对此事,众多网友迅速围观,议论纷纷。
有网友评论,有葬的钱,子女不如将骨灰撒到名山大川,一来游山玩水,二可化解悲伤,三来年还可以去游玩。
有网友指出,现在知道农民多富有了,不用交地租,不用交物业费,不用买墓地,吃的绿色食品,喝的山泉水,没钱可以城里打打工,不想打了回村自由自在,农民唯一靠血脉的,任何人都无法跨越。
有网友感慨,一个墓地要10多万,几代人死了哪有那么钱人买?爷爷奶奶死了要买,父母死了要买,以后自己夫妻死了也要买,以后年轻的年轻人那有这么多钱来买?还不如撒了。
有网友发帖,如果只是暂时性的墓地何来买卖?买卖不应该是永久性的吗?没缴费就刨出来,是出租比较贴切吧?
值得注意的是。
上海福寿园的立碑墓地38万起,产权70年但每10年要交维护费,逾期3年直接按无主墓处理。深圳报恩福地虽然承诺永久产权,但每20年要交5200元管理费,断缴超10年照样清退。



河北三河灵山宝塔陵园要求续费标准按墓位总价4%收取,10万元的墓地每20年要交4000元。昆明金宝山公墓更在超期墓位下贴“温馨提示”,等家属扫墓时现场催缴。
按云南曲靖最新标准,农村公益性墓地每年维护费120元,特困家庭可免缴。但经营性墓地管理费普遍按墓价10%收,10万墓穴每周期要交1万,这对独生子女家庭相当于每月多掏83块。



多地公墓选择将超期骨灰集中深埋,北京部分陵园会免费保管3个月,超期后转移至骨灰堂暂存。广州中华墓园规定断缴1年收20%滞纳金,超期3个月公告后作无主坟处理。
现在全国推广的海葬需提前1年排队,福州、贵阳给本地户籍发千元补贴。天津今年新建12家殡仪馆和37个公益墓地,树葬区最低收费300元且免管理费。



生与死的安顿方式,本质是时代价值观的镜像。有人坚守入土为安的传统,有人选择生态葬的轻盈,亦有人将思念寄托于虚拟空间。每个生命都有权选择与世界告别的方式,正如每个家庭都有权在现实压力与情感寄托间寻找平衡。或许真正的永恒,不在于物理空间的占有,而在于记忆的传承与精神的延续。
对此,你怎么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