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燃气收费再遭市民吐槽。在各社交平台,多位市民发出缴费单表示质疑,现在燃气费用每月一收,气费竟比之前两月一收的气费还要高。
4月24日,有重庆燃气收费工作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用气量高的几月是气温最冷的月份,抄表时均是按照气表的读数抄表,有问题会上门核查。重庆市经信委投诉电话接线人员称,已接到用户反馈相关问题。
重庆燃气收费再遭吐槽
重庆市民投诉重庆燃气收费
重庆燃气收费问题近来一直受到社会关注。2024年4月19日,重庆市通报称,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价格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时任重庆燃气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职务的车德臣被免职。
今年2月14日,重庆市场监管局再次通报称,1月以来,有市民陆续反映重庆燃气集团燃气收费异常,经查,2024年4月查处重庆燃气集团多计多收燃气费问题以来,仍然存在抄表周期混乱、违规估抄、错抄、抄表力量配备不足等问题,涉及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拟责令重庆燃气集团立即整改,拟处罚金共计810万元。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发现,在各网络社交平台,仍有市民吐槽重庆燃气收费。一位南岸区的市民称,她家里使用重庆燃气,家里人数不变、吃饭生活习惯不变、洗头洗澡频率及时间也不变,今年一个月的气费比以前两个月的费用都多。她回复极目新闻记者称:“一问就说冬天用气量要多些,要么说热水器功率大,要么让你把气表送第三方检测,不缴气费还有滞纳金,还要停气,到处举报了也没用。”
市民吐槽重庆燃气缴费
另一位市民回复极目新闻记者称,自家使用的燃气是重庆燃气集团的,感觉换表后连续三个月气量不正常,用了接近300方,收费600元,超出以往一倍不止,“打燃气公司电话,他们说冬天冷气费多是正常的,但往年都冷也没这么高。”
2024年12月30日,重庆燃气集团曾发文称,从2025年1月起,重庆燃气服务区域居民客户的抄表周期由原“两月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实行月抄服务模式,即每月抄表、每月推送账单。
燃气公司称冬天冷用气量会变高
重庆市民投诉燃气集团乱收费
记者注意到,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也有多位市民吐槽类似情况。其中一位市民吐槽称,2025年开始按每个月收费,他家的气费就从两个月200多元的气费变成了每个月200多元。
前述市民发出了近几年的气费记录截图,记者挑选每年相同或接近月份为例:2020年3月3日收费,前一收费日期为12月24日,收费周期为两月多几天,气费173元;2022年4月29日收费,前一收费日期为2月4日,收费周期两个多月,气费190元;2024年2月22日收费,前一收费日期为12月23日,收费周期两个月,气费223元;2025年2月12日收费,前一收费日期为1月11日,收费周期一个月,气费234元,3月17日收费,收费周期35天,费用243元。
市民发布的缴费记录
记者以该市民的疑问致电重庆燃气集团客服,客服工作人员称将进行复核并回电。不久后,一位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回电解释说,用气量高的这几月是气温最冷的月份,冬天冷用气量变高一些,“他用气量高,就是最冷那几个月。”
为何一月一抄的气费与往年两月一抄的气费相比还要高?这名工作人员称,他们抄表时均是按照气表上读数抄的,有远程抄表也有人工抄表,“远程抄表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后台能够看得到,如果数据同期对比相差大,我们都会上门核查。”
3月14日,重庆九龙坡区一位市民在网络问政平台投诉称,坐标九龙坡区西郊路,以前燃气费是两月一缴,现在每月都在收费,“对于我们这种上班族来说,一日三餐没在家做饭,仅用于日常洗漱,不清楚为什么燃气费每月能有九十多,一百多,这一个月的气费比人家那些没换表的老小区两个月的费用都多了,请问这是正常的吗?”
19日,九龙坡区经信委回复前述市民称,经燃气公司核实,该户为远传气表,核对气表读数无误。工作人员向客户作同期与环比用量分析,同期日均用量变化不大。同时,告知用气量会随着气温变化、热水器设定温度变化和使用频率增减等因素波动,客户表示不理解,后续,区经济信息委及燃气公司将持续关注投诉人诉求,进一步做好解释工作。
重庆市经信部门称已接到反馈
在2025年2月14日的通报上,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重庆燃气集团客户服务热线及市经济信息委咨询投诉电话。
极目新闻记者就前述市民反映情况致电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咨询投诉电话,接线人员称,他们也接到了用户反馈相关问题,具体调查过程和结果直接反馈给来电用户,她不了解具体情况。
重庆燃气总值班室接线人员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相关采访需联系重庆燃气集团党办。随后记者致电重庆燃气集团党办,接线人员称,负责相关工作的负责人不在,将记录反映,截至发稿前,记者未收到来自重庆燃气集团党办的回电。重庆燃气集团董办电话也无人接听。
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4月24日,重庆燃气(600917 SH)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7.51亿元,较去年同报告期营业总收入增加4836.18万元,实现5年连续上涨,同比去年同期上涨1.79%。归母净利润为-5408.75万元,较去年同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减少264.43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993.36万元,较去年同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1.12亿元,实现2年连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