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青岛市委组织部公布一批市管领导干部任前公示,14人拟任新职,其中5人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
编辑/张慧
审校/申君毅
卜涛,男,汉族,1981年6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青岛市市北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
万钊,男,汉族,1981年5月生,研究生,管理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任青岛市科学技术局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
王立园,男,汉族,1978年11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
宋千秀,男,汉族,1974年10月生,省委党校大学,中共党员。现任青岛市即墨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
韩锡宏,男,汉族,1976年10月生,省委党校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
5人中,有两人在区市担任区政府部门局长,两人担任街道“一把手”,另有一人现任职于青岛市直部门。
公开履历显示,卜涛在市北区任职多年,曾任双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浮山新区街道党工委书记等,2022年4月出任市北区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
2025年是市北区“营商增效年”,全区上下以“营商”促“增效”,以“增效”强“动能”,探寻营商环境从“服务企业”向“赋能生态”升级的变革之路。
据卜涛介绍,市北区发改局紧密衔接全市“10+1”创新型产业、现代服务业、“4+4+2”现代海洋业,结合“2+6”特色产业研究制定体系化方案,以产业需求、企业诉求为导向出台配套政策,加快构建具有市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他曾公开表示,将牵头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滨海产业新区管委会和相关街道,深入分析辖区楼宇资源,做强楼宇特色产业支撑,力争2025年新培育税收过亿元楼宇2座,新培育专业特色楼宇6座。
同样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的万钊,则在青岛市科技局任职多年,曾任市科技局智能制造科技处处长,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处长等。
2025年3月,青岛市科技局举行“科创融通•科技金融赋能企业培育”金企对接活动,活动期间,万钊化身“政策翻译官”,对《青岛市科技计划体系优化方案》《加强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解读。
从科技计划体系到科技金融政策,从青岛市级科技项目资金管理与科技金融政策到科技金融措施与科技计划项目系统支持科技创新导图,万钊表示,未来青岛将围绕深化财政科技资金多元化支持方式改革,系统化实施科技金融政策“组合拳”,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支持相结合、科技保险保障为补充、科技金融生态为支撑的多层次、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崂山区北宅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立园,同样拟任副局级领导职务。
青岛政情(ID:qingdaozq)梳理发现,王立园在北宅街道任职多年,此前曾任北宅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等。
近年来,北宅街道围绕建设“六个北宅”,在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持续谱写了“生态创智新城”的北宅篇章,先后荣获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街道、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青岛市创业型街道等20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
“乡村振兴是北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下一步,我们将打造更加‘有颜值、有产值’的新农村,持续优化农文体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北宅新路。”王立园如是说。
同样在区市担任局长的宋千秀,也在即墨区任职多年。此前曾任灵山镇镇长,移风店镇党委书记,环秀街道党工委书记等,2024年7月出任即墨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1月7日,宋千秀在作《关于青岛市即墨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时表示,2024年,即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5.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5.5亿元。
2024年,全区争取一般债和项目专项债76.5亿元,争取增发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约12亿元,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奖补资金。累计办理退税减税约83亿元,惠及企业46万户次。授予中小微企业政府采购合同金额14.2亿元,占全区政府采购合同总额96%。
面向2025年,即墨区财政局将努力推动财政收入量增质优、支出加力提速、政策提质增效、风险安全可控,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官方履历显示,韩锡宏,男,汉族,1976年10月生,籍贯山东青岛,200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
韩锡宏亦在城阳区任职多年,曾任城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城阳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2022年任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
近年来,城阳街道紧扣“奋力打造湾区都市活力城阳”,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规下工业以及限上餐饮等六项指标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洽谈亿元以上项目42个,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等10项指标总量位居全区第一。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7亿元,占全区的49%以上。
面向2025年,城阳街道将抓牢专精特新、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未来科技产业园、博士后创新创业园等集聚作用,大力招引符合街道特色的“小而美”项目40个以上,力争年内高技术高成长型企业达到80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