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内容均基于可靠信息来源,具体出处见文章末尾

中国始终以发展为首要任务,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正在稳步推进,这自然会与全球首屈一指的强国美国形成竞争格局。



显然,美国并不乐见中国的快速崛起,一直在寻找各种方式试图阻碍我们的前进步伐。

许多人对这样一个问题充满好奇:中国究竟何时能够追上甚至超越美国?军事专家张召忠早在2020年就曾发表过一个相对悲观的观点,他认为中美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

他提到,即便美国停止发展,中国也需要至少二十年的时间才能赶上。这样的言论听上去确实让人有些沮丧,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迎头赶上的显著成果

近年来,中国在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其中军事领域的变化尤为突出,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以海军为例,过去提起航母,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美国庞大的核动力航母舰队,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航行。而当时的中国连一艘像样的航母都没有。

然而,如今辽宁舰完成改建并加入现役,山东舰实现了自主设计建造,福建舰也已蓄势待发。短短几年间,中国已经拥有了三艘航母,虽然数量上仍不及美国,但在气势上已然今非昔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辽宁舰与山东舰组成双航母编队进行联合演练,随行的还有055型驱逐舰以及大型补给舰。放眼全球,除了美国之外,恐怕没有其他国家能够组建如此强大的海上力量。

再看空军领域,歼-20隐形战机早已不再是秘密武器,而是成为我国空军的核心战斗力。更令人振奋的消息是,新一代歼-35A即将揭开面纱,据称其性能将优于歼-20,这意味着中国空军即将迈入双隐形战机时代。



除此之外,在战略核威慑能力方面,中国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2024年成功试射的一枚洲际导弹,射程达到一万两千公里,精准命中太平洋预定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试射恰逢俄罗斯洲际导弹发射失败以及美国“民兵-3”试射失利之后。相比之下,中国的东风-31AG一次性取得成功,展现出的技术实力不容小觑。



这背后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明确:中国洲际导弹的实际水平可能远超外界想象。如果要论射程覆盖范围,打击美国本土对于中国来说几乎毫无压力。

在科研投入方面,中国更是不遗余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支出增长率达到8.7%,而美国和欧盟仅为百分之一点几。



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并且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领域,零一万物创始人李开复指出,中美大模型技术差距已经缩小至三个月左右,这种追赶速度令人惊叹。



理性看待现有差距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沾沾自喜。尽管中美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要全面赶超美国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作为世界霸主,美国凭借百年的积累,其综合实力极为雄厚。在许多关键领域,我们必须承认双方之间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例如,美国拥有十一艘核动力航母,这些庞然大物堪称海洋霸主。核动力航母的最大优势在于续航能力强,可以实现全球部署,完全不用担心燃料供应问题。



反观中国的航母,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先进性和实战经验方面仍与美国存在一定距离。而在战略核潜艇领域,中美俄之间的技术差距可能更为显著,有专家估计至少需要二三十年时间才能赶上。

此外,航空发动机一直是中国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尽管战机平台不断升级,但发动机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



从经济角度来看,虽然中国GDP总量在过去十年翻了一番,增速也高于美国,但从占美国GDP比例来看,近两年反而略有下降。美国通过货币增发和连续加息策略,虽然看似泡沫成分较大,但确实提升了其经济总量。

目前,中国人均GDP刚刚突破一万美元,而美国已经达到六万五千美元,两者之间差距依旧悬殊。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仅凭金融手段就能让全世界为其买单,这种霸权地位和影响力是中国目前无法比拟的。



同时,美国在军事装备和技术积累方面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尽管部分武器价格昂贵,但其技术底蕴深厚。在科技领域,美国的企业和高校依然是全球创新的主要推动者,这些存量优势是我们短期内难以超越的。



重新解读二十年预测

回顾张召忠当年提出的二十年观点,其中既包含一定的夸张成分,也有一定的客观依据。

之所以说夸张,是因为他过去的某些言论可能存在不够准确或短视之处,不能完全照搬。但若从预判角度分析,他确实指出了中美差距的真实存在,以及追赶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近十年来,中国的发展速度超出许多人的预期,甚至可能超出了张召忠当年的判断。与此同时,美国近年来似乎出现了一些停滞迹象,新装备性价比不高,洲际导弹试射屡次失败,这使得中美差距缩小的速度或许比预计更快。



然而,二十年这一说法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追赶美国并非易事,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懈怠。我们需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召忠的二十年论即使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新格局下的中国力量

当前的中美关系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追赶模式,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竞争阶段。

竞争的核心不再局限于GDP数字或者军舰数量,而是体系对抗、规则制定、话语权争夺以及关键技术突破等深层次领域。

面对这一全新格局,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正视取得的成就,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不足,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骄傲自满。



唯有坚持走自己的道路,集中精力办好国内事务,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的路还很长,机遇与挑战并存,最终能否追上甚至超越美国,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



结语

张召忠的二十年论放在当下审视,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具备重要的警示作用。中美之间的确存在差距,但中国的追赶步伐从未停歇。

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持续努力。未来的世界充满未知,同时也充满希望。

文章信源

张召忠谈美国真正实力 直言中美差距明显要清醒!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0-08-04



张召忠:未来十年中美都将掰手腕 若不打仗中国必赢 厦门日报 2014-11-18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