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乌克兰战争打到了第1136天,白宫因乌战谈判进展太慢,渐显失去耐心之际,英法两国防长,同一天赶到了基辅,号称要和乌克兰防长协商派兵维和问题。然而,俄乌双方超百万的军队,仍打得热火朝天,俄国防部战报显示,乌军一周之内的战损接近万人之际,连三万维和部队都很难凑起来的欧洲人,竟然要派兵入乌维和,不得不让国际吃瓜群众刮目相看。因此,纵观这一天的乌战各方,就有三点,值得特别关注了:



第一点,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的反攻彻底结束。4月4日,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正南方向突然发动猛攻,攻占了利索夫卡村附近的部分乌军阵地。

两个多月前,1月29日,乌陆军司令德拉帕蒂将军,亲自出任该方向上乌军“霍尔蒂察”集群司令后,曾指挥乌军依托波克罗夫斯克,发动全面反攻,为此不惜抽调了库尔斯克地区的乌军无人机主力部队,甚至还将500名国际雇佣兵精锐也顶到了前线,最终夺回了五块曾被俄军占领的阵地,虽然其中最大的一块也不到3平方公里,但这波反攻,却至少顶住了俄军向波克罗夫斯克的全线推进。



不过,现在俄军夺取的利索夫卡附近阵地,正是乌军当时反攻夺回的阵地之一。显然,这标志着德拉帕蒂将军指挥的反攻,到此已经结束。

第二点,俄军扩大库比扬斯克北部奥斯科尔河桥头堡阵地。4月4日,俄军在库比扬斯克北部突然发动进攻,扩大了奥斯科尔河右岸西村附近的桥头堡阵地,基本上攻至了库比扬斯克至俄罗斯卡卢基市的公路线附近。



这条公路,是库比扬斯克北部唯一的一条大公路。为了保住对这条公路的控制权,上个月,乌军甚至从库尔斯克地区抽调过部队,在该地区发动过反攻,夺回了不到三平方公里的阵地。现在,俄军突然加强在该地区的攻势,逼迫乌军抽调预备队阻击,显然意在牵制哈尔科夫方向的乌军主力,以防他们在库比扬斯克至沃尔昌斯克之间的大片开阔地带上,针对俄本土再次发动攻击。



第三点,美军首次承认乌军攻入俄本土别尔哥罗德州。4月4日,很多乌克兰媒体都在强调:美国驻欧洲部队司令卡沃利在接受《政治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尽管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阵地缩小了,但实际面积还是很大的;而且,乌军在俄本土的别尔哥罗德州,也占据了一块很好的防御阵地。其也因此成为首位确认乌军攻入别尔哥罗德州的美军将领。



据乌军情总局所控制的深层国度网显示,乌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阵地约为63平方公里,而在别尔哥罗德州的交战区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显然,五角大楼对于乌军攻入俄本土,还是非常重视的,毕竟,这种进攻,虽然军事意义不大,但政治意义是非常大的,绝对能够改变北约对乌克兰战争的定义。

显然,英法防长突访基辅提出维和方案,在百万大军鏖战背景下更像政治行为艺术。欧洲防务能力的结构性缺陷与战场现实需求形成荒诞反差。这种姿态,实质是回应美国战略耐心消退的应激反应,试图通过“维和”概念为后续谈判预设框架。



当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各方博弈焦点已从战场决胜,转向塑造战后秩序的先手布局。乌军反攻周期缩短、俄军弹性消耗升级、北约法律战试探,共同构成冲突长期化的新常态。这场“代理人战争”的终局,或将取决于谁能率先打破“消耗战”与“政治秀”的恶性循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